第二章 艺术家与体验.ppt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艺术家与体验

第二章 艺术家与体验 第一节 艺术体验 一、经验与体验 经验:作为人的生物的与社会阅历的个人的见闻和经历及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 体验:经验中见出意义、思想和诗意的部分。 二者联系:经验是体验的基础;体验是对经验的意义和诗意的发现和升华。 二、体验的特性与艺术活动的同构关系 (一)体验的生命性与艺术的心灵性 (二)体验的情感性与艺术的意蕴性 (三)体验的“忘我”与艺术的“移情”(入乎其内) (四)体验的“反刍”(出乎其外)与艺术的“诗意” 审美距离说:由英国心理学家布洛提出,主张审美体验是一种拉开距离的体会,使得客观现象无从与现实的自我发生钩搭,因而能使它充分显示其本色。 三、体验在文学活动中的美学功能 (一)体验使艺术形象具有生气活力 (二)体验使艺术形象具有诗意的超越 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 ——王国维 第二节 艺术家的体验生成 一、体验的生成特征 (一)互渗性(经验与感受) (二)意向性(童年经验) (三)回忆。艺术家经常把曾“记”的表象“忆”起来,使其作为创作的素材。记忆使审美成为可能。 二、童年经验与艺术家的体验生成 (一)童年经验:一个人在童年(包括从幼年到少年)的生活经历中所获得的心理体验的总和,包括童年时的各种感受、印象、记忆、情感、知识、意志等。 (二)艺术家记忆中的童年经历常常是“遮蔽性记忆”。 (三)童年经验,特别是那些印象深刻的经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艺术家对于创作题材的选择和作品情感的基调。 (四)童年的痛苦体验对艺术家影响最深刻。 第三节 艺术家的体验类型 一、缺失性体验与丰富性体验 缺失性体验:主体对各种缺失(精神与物质)的体验。如疾病折磨、事业受挫、爱情失意、食不裹腹等。 丰富性体验:艺术家获得爱、友谊、信任、尊重和成就时的内心感受。如情场得意、事业有成、德高望重等。 二、崇高体验 (一)概念:指艺术家经由自然或社会的某种外在刺激所唤醒的压抑在内心的带有痛楚和狂喜成分的激情体验。 (二)特征:摒弃矫饰、异常体验、献身冲动 (三)表现方式:夺口而出、意味深长 (四)成就动机:指个体追求自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并使之达到完美状态的内在推动力,即一种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力求取得活动成功为目标的动机。 五、崇高体验与马斯洛的高峰体验的异同: 相同点:它们都是心灵深处的狂喜和激情,是无与伦比的人生体验,都有“来自内部的信号,和内部喊出的声音”,也都有外在触媒的机缘。 不同点: 高峰体验是宁静温婉的情绪浓雾,包裹人,使人陷溺却不自觉;又是幸福的情感河流,麻醉人,使人如沐春风,身心荡漾在无名的快乐中。崇高体验则是骚动不安的激情瀚海,波涛汹涌,使人振奋,使人清醒并进击,又是带有痛苦成分的情感激流,人类命运的十字架被沉重地负在肩上,以寻求救赎的曙光和突破点。崇高体验会自觉地变成内驱力,强迫艺术家以呐喊,吁求的方式或扎实的行动进入生活、投入创作。 三、超越体验与愧疚体验 (一)超越体验:超越实用功利和超越个体实存时的经历和感受。包括对现实的超越、对世俗的超越、对个体的超越三个方面。 (二)愧疚体验:个体因自己的某种行为违反内心道德标准而引起的愧悔、内疚、自责的心理反应。 四、孤独体验与同情体验 移情:又称“感情移入”,是德国心理学家、美学家T·立普斯倡导的一种美学理论,指的是个体根据主观经验,把个人的情感移于外物、把外物的姿态移于自我的心理活动。写作中,移情的基本手法为拟人化,即化景物为情思。 五、神秘体验与归依经验 (一)神秘体验的精神结构: 1.有一个超越日常经验与智性逻辑的对象,主体在它面前充满敬畏、震惊、信赖、臣服、归依之感。 2.不是普通经验和日常感觉,也不是逻辑理性。 3.通过顿悟、启示等超常心理能力获得,体会到心醉神迷。 (二)艺术家归依体验的三种类型: 1.向宗教归依 2.向自然归依 3.向童年归依 (三)艺术家的神秘体验与宗教体验的异同: 1.艺术家的神秘体验尽管在形式上与宗教神秘体验相似,但艺术家神秘体验仅仅指它具有超普通感官和逻辑理性的特点,对本质正确的而不是歪曲的反映。艺术是对人的本质的肯定,而宗教则正好相反,是对人的本质的异化和否定。 2.艺术家的神秘体验实际上只是集中表现了美感经验的特殊性。宗教的不可知论是对人的感受力和认识能力的彻底否定,也就是在人与“上帝”之间划下了不可逾越的鸿沟;但艺术家的体验只表明美感经验的特殊性,并没有否定美感经验正确反映世界的可能性。 * *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