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机械的发展趋势参考资料
论文
制造业的重要意义以及机械制造的发展趋势
学校: 广州大学
班级:08机械四班
姓名:
学号:
制造业的重要意义以及机械制造的发展趋势
(广州大学 机电学院 08机械四班,)
摘 要 :文章首先简述了制造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然后分几个方面阐述了机械制造的发展趋势,最后又点明我国现代制造业的不足之处以及我们所需要的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制造业;机械制造;发展趋势
在20世纪末的1999年第46届国际生产工程学会(CIRP)年会上,该届年会主席——日本学者吉川教授在报告中指出,世界上各发达工业国家经济上的竞争,主要是制造技术的竞争。在各个国家企业生产力的构成中,制造技术的作用一般占55%~65%,日本及亚洲四小龙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与他们重视制造技术有关。这些国家和地区十分重视将世界各国高新技术专利买回来,通过制造技术,形成独、特、高的产品,率先占领世界市场。这就是他们之所以能崛起、腾飞的诀窍。机械制造业必须领先信息科学、材料科学来改造自己;另一方面,信息科学、材料科学也必须依赖于制造技术来取得新的发展。例如,在计算机的发展中,最关键的问题是高密集度的大规模集成电路与存储器件的制作,它们有赖于制造技术的发展。
制造业与制造技术的重大意义
(一)制造业创造了人类
1)人从猿进化而来, 人猿分离, 是由于人学会双足行走和用手制造并使用工具。
2170万年前的南方古猿)、非洲人早在160原始制造业。饮食改善促进了脑的发展。200的猿人 脑容量约为700100万年前的直立人脑容量约为100050万年前增加到1200毫升,1929年发现的57万年前的北京(直立)猿人为1050毫升, 而现代人的脑容量平均为1450层褶皱面积为 1700-22003倍。
3)恩格斯指出:“直立和劳动创造了人类,而劳动是从制造工具开始的。”
从美国的经验来看:
1)上个世纪70年代,美国不重视制造业,把制造业称为“夕阳工业”,结果导致美国80年代的经济衰退。
2)80年代后期,美国的一些国会议员、政府要员纷纷要求政府出面,协调和支持制造产业的发展,1991年,布什政府期间,美国白宫科学技术政策办公室发表了总数为22项的美国国家关键技术,其中制造技术占4项,标志着美国科技政策的转变。
3)克林顿上台后,对制造业大力支持,他把先进制造技术列为六大国防关键技术之首。结果美国在机械工业、汽车工业、航空工业及信息产业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展,使美国的经济连续8年取得了2-3%的增长率,而且还同时保持低通胀率和低失业率。这就是克林顿虽发生丑闻而未被弹劾的主要原因。
从日本的教训来看:
1)在上个世纪70-80年代,日本非常重视制造业,特别大力抓了汽车制造和微电子制造,结果日本的汽车和家用电器占领了全世界的市场,特别是大举进入了美国市场。
2)日本的微电子芯片成为美国高技术产品的关键元件。1991年海湾战争结束后,日本人说美国赢得这场战争是依靠的日本的芯片,是“日本的芯片打败了伊拉克的钢片”。
(三)制造业是产业革命的主力军
第一次产业革命的标志是瓦特发明的蒸汽机。英国的制造业孕育和实现了瓦特的发明,制造业和瓦特的发明推动了热力学理论的诞生。
电机(西门子)等电气化产品。理论的诞生。20世纪初开始的无线电、微波、雷达、合成孔径、微波成像、卫星通信、宇宙微波探测等技术的发展。
1945)、电子计算机(1946(1948 等。时代。
品、电脑、新一代通信产品、新一代汽车、磁悬浮列车、新一代飞机、机器人、生物工程产品、新一代药物、绿色食品、转基因产品等等。入、外延、溅射、化学沉积(CVD贴装、自动化组装、进而到纳米器件制造工艺将把高新技术产业革命推向顶峰
以下是20世纪改变世界的重要机电产品
二,机械工程的发展趋势
20世纪20~40年代发展起来的机械学科自身的成就——凸轮及其它机械为基础,采用专用机床、夹具、刀具、量具组成的流水式生产线——刚性自动化。
柔性化
随着世纪世界航天事业的迅速发展和对太空探索的不断深入,未来将有大量的空间任务需要人类来完成,如空间站的建造、空间设备的维护、科学实验载荷的照料等,但由于太空环境的特殊性和目前科技水平的限制,这些任务尚不能全靠宇航员来完成。空间机械臂具有适应微重力、高温差、高辐射太空环境的作业能力,采用空间机械臂协助或代替宇航员完成一些太空作业任务,在经济性和安全性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已经成为空间技术研究领域内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随着“神州六号”宇宙飞船的成功发射,我国下一步的航天计划是实现舱外行走、太空对接和未来空间站的搭建等目标,这些任务的实现都将借助于空间机械臂这一重要的太空作业工具。在空间环境下,漂浮于其中的任何物体都处于失重状态,为了提高操作的机动性和灵活性,太空作业机械臂一般都具有轻质、大跨度的特点,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