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孟子离娄上参考资料 .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孟子离娄上参考资料

《孟子离娄上》导学案 《离娄上》内容涉及政治和为人处事的各个方面,以“论”为最多。 四、练习 1.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  ? 孟子曰:“离娄①之明、公输子(2)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师旷③之聪,不以六律④,不能正五音⑤;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今有仁心仁闻而民不被其泽,不可法于后世者,不行先王之道也。故曰,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诗》云:‘不愆不忘,率由旧章。’遵先王之法而过者,未之有也。圣人既竭目力焉,继之以规矩准绳,以为方圆平直,不可胜用也;既竭耳力焉,继之以六律正五音,不可胜用也;既竭心思焉,继之以不忍人之政,而仁覆天下矣。 ?(1)下列各项中,对上面《孟子》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篇是孟子要求当政者实施仁政的鼓吹与呐喊,具体落实到“法先王”。 B.开篇举两个例子从正面论证“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的重要性。 C.本段从正反两方面阐述“法先王”是因为“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的道理。 D.孟子的“法先王”思想,实际上也就是孔子“祖述尧舜,宪章文武”思想的继承。 (2)“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的说法成为了人们在生活中常用的格言警句。结合上面选段,请简要说明你对“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的理解。(3分)? 2. ?孟子曰:“规矩,方员之至①也。圣人,人伦之至也。欲为君,尽君道;欲为臣,尽臣道:二者皆法尧、舜而已矣。不以舜之所以事尧事君,不敬其君者也。不以尧之所以治民治民,贼其民者也。孔子曰:‘道二,仁与不仁而已矣。’暴其民甚,则身弑国亡;不甚,则身危国削。名之曰幽、厉②,虽孝子慈孙,百世不能改也。《诗》云:‘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此之谓也。(《离娄上》) 【注】①至:极。②幽、厉:谥号名。譬如周幽王、周厉王。 (1)下列对以上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曲尺和圆规是方和圆的最高标准,孟子由此引出“圣人”是做人的最高境界的观点。 B.人们行事是否做到“敬”“爱”,孟子认为应以“君”“臣”为标准。 C.孟子引用孔子的话,意在说明治国如果实行的不是仁政,就是不仁之政。 D.得到“幽”“厉”之类的谥号,就“百世不能改”,因此君主应施仁政。 (2)孟子说:“圣人之于民,亦类也。出于其类,拔乎其萃。”(《公孙丑上》)请结合文段中“圣人,人伦之至也”这句话,简要谈谈你的理解。? 3.孟子曰:“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也;礼之实,节文①斯二者是也;乐之实,乐斯二者,乐则生矣;生则恶可已也,恶可已,则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 (《孟子·离娄上》) ? (1)下列各项中,对上面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孟子认为智的实质在于明白仁和义的道理且在行动上不背离。 B、孟子认为能恭敬地遵循礼仪侍奉父母,是礼的实质之一。 C、孟子认为,乐的实质是乐于依礼侍奉父母、顺从兄长。 D、孟子认为人之所以手舞足蹈,是因为由礼、智产生了快乐并消除了厌恶的情绪。 (2)孔子曾说过“人而不仁,如礼何”,结合上面选段简要分析孔孟对于“礼”的看法有什么相同点,他们分别怎样阐述这一观点? ?? 4、孟子曰:“自暴①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之有为也。言非②礼义,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身由义,谓之自弃也。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孟子·离娄》 ?(1)下列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孟子认为自己糟蹋自己的人,和他没有是恩么好说的;自己抛弃自己的人,和他没什么好做的。 B.孟子认为出言诋毁礼义,叫做自己糟蹋自己。自认为不能居仁心,行正义,叫做自己抛弃自己。 C.仁是人类最正确的光明大道,义是人类最安适的精神住宅,我们不能让最安适和住宅空着,不去走最正确的大道。 D.孟子认为自暴自弃的人不能“居仁由义”,处处都会和社会环境相冲突,这是很悲哀的。 (2)结合现代人说的“自暴自弃”,谈谈你对孟子说的“自暴自弃”的理解。 ? ? 5. 孟子曰:“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①。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②也。故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③者,鹯④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今天下之君有好仁者,则诸侯皆为之驱矣。虽欲无王,不可得已。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⑤也。苟为不畜,终身不得。苟不志于仁,终身忧辱,以陷于死亡。《诗》云:‘其何能淑,载胥及溺⑥。’此之谓也。” ——《孟子离娄上》 (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百姓不想要的却强加在百姓身上,百姓想要的却从不满足,这样必定失去民心,继而失去天下。 B.要得天下,必得其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ustt00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