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李显参考资料
探究唐中宗李显
房县是我国年代最早、规模最大、历史最长久的帝王流放地之一。因流放而带来的宫廷文化,改变了当地的社会形态和文化形态。宫廷文化与民间文化的融合,形成了房陵具有独特价值的地方文化。研究房陵流放文化,有一个人无论如何是绕不过去的,他就是唐中宗李显,房县人皆知的庐陵王。他被母后武则天废黜皇位,流放至房陵长达十四年,后又复位重新当皇帝。但不到五年,他就不明不白地死去。李显作为房陵流放文化的一个标志性人物,值得人们去探究。
?一、两度称帝几经沉浮
?李显(公元656年—710年),又名李哲,唐高宗李治的第七个儿子、武则天所生的第三个儿子。武则天生李显之前,害怕难产,召唐玄奘进宫诵经、祈祷,请求佛祖保佑,后顺利生下李显。及至李显满月时,高宗赐名“佛光王”,敕玄奘进宫为师,并为之剃度。李显两岁时封周王,授洛州牧;11岁时徙封英王,改名哲,授雍州牧;24岁时,因太子李贤以“忤逆”罪被废为庶人,李显遂而被立为太子。公元683年12月,唐高宗李治驾崩,遗诏太子李显柩前即位,但“军国大事有不决者,取天后(武则天)处分”时年27岁的李显继位,是为中宗。李显即帝位后,改年号为嗣圣,尊其母武则天为皇太后,立妃韦氏为皇后。欲以岳父韦立贞为侍中(宰相),并授乳母之子五品官。此任命受到中书令裴炎的当场抵制。新为皇帝的李显感此蒙羞,怒曰:“我以天下与韦立贞何不可!而惜侍中耶!”裴炎将此事告知武则天。李显的“冒失”给武则天一重要口实。公元684年2月,武则天召集百官于乾元殿,裴炎与中书侍郎刘炜之、羽林将军程务挺等率禁军入宫,宣太后令,废李显为庐陵王,流放均州。李显不服,申辩说:“我有何罪?”武则天斥责道:“汝欲以天下与韦立贞,何得无罪!”就这样,仅仅当了56天皇帝的李显被幽禁于别所,5月迁于均州郧乡(今郧县)。不久,武则天下谕旨,命李显一行速赴房陵。无奈的李显只好带领身怀六甲的韦氏和子女以及近臣、侍从数百人向房陵行进。途中,韦后生一女儿。相传,因事出突然而无准备,李显只得脱袍裹住新生儿,此女小名“裹儿”,即后来的安乐公主。李显来房后,最初居住在化龙古城,但忌讳“化龙”二字,两年后迁入庐陵王城。 领教了武则天 “铁拳”威力的李显,在房陵忐忑度日,一度“惶恐欲自杀”,韦氏劝慰道:“祸福倚伏,何常之有,岂失一死,何遂如是也。”此后,李显、韦氏“累年同艰危,情义甚笃”。李显向韦氏许愿:“一朝见天日,誓不相禁忌。”后来的事情说明,李显确实恪守誓言,却因此使韦氏想做“武则天第二”不成,反而丧了性命。这个结果可能是李显当初没有想到的。 李显被流放期间,发生了一件石破惊天的大事件,那就是出现了中国历史上惟一一位女皇帝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终于登上了皇帝宝座。这年的重阳节,秋高气爽,“神都”洛阳,金鼓齐鸣,彩旗飘扬,武则天头戴冕旒,身加龙袍,登上了则天楼,宣布改唐为周。中国历史上一位空前绝后的女皇帝登上了历史舞台。
??? 武则天称帝后,由谁来继承帝位,一直困扰着她。她在立子还是立侄上犹豫不决。此时,狄仁杰进言:“太宗皇帝栉风沐雨,亲冒刀枪箭镞,平定天下;高宗大帝将二子托付陛下,陛下今乃欲让位他族,有违天意。且姑侄与母子谁亲?陛下立子,则千秋万岁之后,配食太庙,承继无穷;立侄,则未闻侄为天子而祭祀姑姑太庙的。”武则天感悟。是日,武则天对狄仁杰说:“朕梦见鹦鹉两翼折断,是何征兆?”狄仁杰借题发挥:“武者,陛下之姓,两翼,二子也。陛下起用二子,即可振翅高飞。”至此,武则天主意方定。圣历元年(698年)3月,武则天假托李显有病需到洛阳治疗,派遣职方员外郎徐彦伯秘密召回李显及家人。李显结束了流放的生活回到洛阳。9月,武则天重新立李显为皇太子。 神龙元年(705年),武则天病重,麟台监张易之、春官侍郎张昌宗欲居中用事,宰相张柬之等人联络左羽林卫大将军李多祚,率禁军起事,逼迫武则天让位于皇太子李显。2月23日,李显即帝位于通天宫,第二次成为大唐天子,史称“中宗复位”。
??? 李显复位后,恢复大唐国号,立妃韦氏为皇后,子李重俊为太子。诏命“诸州百姓免税赋一年,房州百姓给复三年”,“宴房州父老于洛城南门,并各赐勋一级,帛十五段。”中宗执政后,平反了武则天时代的一些冤假错案,沿袭了武则天时代的对内对外政策,但他“乱不极,治无形”。李显或有意或无意的 “无为之治”,没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也是李显被史学界认为无能的重要原因。李显第二次即帝位只有5年,于景龙四年(710年)六月因中毒死亡,葬于陕西富平的定陵,时年55岁。
??? 二、贵为天子却似浮萍
??? 李显两度为天子,可一点也不自在潇洒。
??? 首先,作为至高皇权的执杖者,李显明显 “后天不足”。
??? 李显是高宗李治的第七个儿子、武后的第三个儿子,他只是皇位继承人的 “备用人选”。他的前面还有李弘、李贤两个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