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桐城八景参考资料
桐城八景
桐城八景,素来有两种说法:第一种,御屏积翠,莲峰曙月,罾坪渔火,石湖春涨,玉塘秋色,龙山霁雪,双髻凌云,栖林烟雨。第二种,昭明夕照,栖林烟雨、圆觉晓钟、双髻凌云、罾坪渔火、石湖春涨、玉塘秋色、龙山霁雪。今天小编收集了这两种版本,发现有六种是一样的,差异在于:第一种说法其中两景是御屏积翠和莲峰曙月,第二种则是昭明夕照和圆觉钟晓。小编罗列了这十景,欢迎大家欣赏!!
(友情提示:1-6是两种版本共有的景,78属于第一种说法,910属于第二种说法)
1、石湖春涨
你知道你每天上学走过下龙山的那条石板桥,那座古老的石桥,它叫什么名字吗?哦,你可能没有去关注,因为它现在是那样的不起眼。但是它曾经那样耀眼过,昔有巧匠王仙源曾造石桥三十六座,时有“三十六桥风雨夜,几多诗句在人间”之咏。现在都不知道这些桥在哪,只有这座石湖桥依然存在。当年周围山明水秀,视野开阔,景色诱人,据旧志载:自石湖桥至春牛亭(今烈士陵园附近)一路芳草长堤,乃仕女游春,流连踯躅之所。每当春潮带雨,水位猛涨,桥下必然舟楫如梭,生意盎然。而现在再也看不到石湖春涨的景象了,只有龙山溪的水依旧往昔静静流淌。今福汾线岩前路段的公路桥,也号称“石湖桥”,可能是慕名美化的。
2、玉塘秋色
你知道游玩时倚靠过的那一面石头墙,就在城南4公里处,那是曾经为抵抗倭寇而建造的玉塘堡吗?历史的风霜带走了城楼,只剩下那一面石头墙依然伫立着。玉塘靠山面海,背金山,左东岗,右马鞍,前西岳为屏,构成海光山色,长堤烟波,舟筏网钓,罾排渔火,鱼虾池塘,竹杆疏影,震妆暮浴,美不胜收,春雨秋雾,仿如泼墨丹青。城外坝头溪,旧时沿溪和山坡,多植枫林、乌柏、桂花等,秋日,城堡内外树叶一片丹黄,游鱼飞鸟,景色十分迷人。古称“玉塘秋色”, 福宁知府李拔有诗:“塘映山光卫斗城,秋来秀色可怡青,无边木叶垂垂舞,不尽蝉声呖呖鸣,夹道稠留荫远,沿崖曲水泻尘情,闲情更上湖堤望,百金田畴喜埠盈。”近年来坝头溪水上茶座歌厅数十家,建构别致,夜间彩光,五颜六色,映入潭中,吸引不少男女,歌舞不夜。(转自印象福鼎)
3、龙山霁雪
提到龙山,我们的第一印象是太阳阁,早已忘了当初桐城八大景之一的龙山霁雪。清朝吴名夏描写的龙山“放眼平沙雪乍晴,神龙首尾渐分明, 乱琼摇日牛蹄滑,飞絮因风马足轻,诗思坝桥原有约,故人剡曲岂无情,开筵却笑桓宣武,落帽区区羡孟生。”我们已经难以和眼前的“莲花新村,楼房杯比,太阳阁上,工厂林立;山间公路直达南溪,江上大桥贯通城内”这一番景象相提并论。想当初龙山蟠结数里,矫若游龙,值隆冬时节,大雪覆盖山头,清晨,杲杲寒日生于东,遥望双峰舞玉龙,遥望双峰舞玉龙,好一派壮丽风光!这些壮阔美景如今也只能从历史记载中窥探一二了。
4、双髻凌云
现在很少有人知道双髻山在哪了。据县志记载:双髻山,在治东北五里。双峰并峙,形如螺髻,旁有龟峰。其实它就是山前普后104国道旁的一座小山峰,因为双峰并峙,像古代女子的发髻,所以名曰双髻山,因为周遭没有更高的山,常常能看到白云在山顶飘扬,所以有双髻凌云的美景。宋有诗人《双髻山》云:“双髻屹立几千尺,古木长藤风瑟瑟,虚空八表气清冷,月白中天露华滴。桂花影照团圆光,猿猱笑声秋夜长,广寒宫府近相逼,妙歌一曲舞霓裳”。现在已经看不到诗人眼中的如斯美景了,但是还尚存朱熹在最高峰讲学的遗址--一览轩,有诗云:双髻岿然构草堂,高贤讲学尚流芳。莫言古迹迷苔藓,一览轩中晤紫阳。
5、栖林烟雨
栖林寺,大家应该很熟悉吧,就在鳌峰山下,是福鼎市千年古刹之一。宋代状元王十朋曾游此寺,题有:“我如倦鸟欲栖林,喜见禅僧栖处深,家住梅花小溪上,一枝聊慰北归心”。该寺峦嶂环抱,山川清秀。每当烟花三月,那遍布寺院周围的苍松翠竹,伴随着淅淅沥沥的春雨,时而烟霭弥漫如轻纱,时而阳光照射透彩虹,幽谷弥漫烟雨,朦朦胧胧,若隐若现,此等美景何等的神幻曼妙。清朝福鼎县令岳廷元也慕名来到这鳌峰山下,沐着桃花杏雨写下了《游栖林寺》:“探奇豪兴未全休,为访招提挈伴游。剧喜竹阴横翠幛,恰逢梅雨润青畴。人无南北皆真率,胸有溪山足唱酬,到此炎尘都涤尽,置身如在小瀛洲。”如果可以,让我们明年三月相约于栖林吧!
6、罾坪渔火
没有在渔排上生活过的孩子领略不到罾坪渔火的美!罾排,是极原始、简陋的捕鱼船。它用几根并排的大毛竹连缀着,前头装着用竹子做支架的方形鱼网,后头用竹篷盖的舱,舱里安着床、锅及渔具等杂物。世世代代许多人都用罾排捕鱼的缘故,水面上麋集许多罾排,远远望去,恍若坪地,故名罾坪。夜晚来临时,深潭里飘浮着只只罾排,罾排上亮着“马头灯”,一江渔火先后亮了,啊!一盏、两盏,渔火随着罾排在飘动,倒影在江水里,闪闪烁烁,灿若繁星。夜深了,罾排在江上慢慢儿地飘浮着,一江渔火更加明亮。它溶入月色,溶入欢笑,溶入歌声,溶入涛音,在闪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