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新馆陈列主题突出参考资料 .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馆陈列主题突出参考资料

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新馆探秘(1) 2007-12-12 20:16:29 扬子晚报 【大中小】查看评论 1985年8月15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建成开馆。新扩建工程于2005年12月13日奠基。扩建后总占地111亩,是原馆的3倍多,总建筑面积约25000平方米,其中展馆陈列区9000平方米,新馆纪念性雕塑、浮雕等1700平方米。新馆陈列使用照片3500余幅、文物3300余件、影视片130多部,复原场景13处,沙盘1处。在充分阐述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增加了和平发展的相关内容。 12月13日,悼念南京大屠杀30万同胞遇难70周年仪式以及纪念馆扩建竣工仪式将在新馆举行。仪式结束后,纪念馆向市民正式免费开放。 【建筑】 昨日下午,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院建筑学博士刘宇波,受该院院士、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设计担纲者何镜堂之托,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独家专访。刘本人也是纪念馆的设计者之一,结合已竣工的新馆,刘博士介绍了其背后的故事。 纪念馆入口 冤魂呐喊感受“生死” 记者在纪念馆新馆现场看见,纪念馆的入口处是一个集会广场,总面积达15000多平方米。广场由“冤魂的呐喊”主题雕塑、灾难之墙、主席台水池、十字架和警示钟等组成,广场重大活动时可容万人集会。 “冤魂的呐喊”由一个大而倾斜和一个小而低矮的铜质雕塑组成,立于广场入口;灾难之墙、主席台水池墙面、地面及警示钟柱体均采用黑色镜面花岗岩敷贴;灾难之墙刻写十三国文字作为背景墙;十字架、警示钟分立主席台两侧,原集会广场的“残破城门”及卧地雕塑仍保持原状。 刘宇波介绍,纪念广场位于新馆与原有纪念馆之间,是进入整个纪念馆区所经的第一个空间。他提醒记者注意广场上铺装的砂石——最普通的建筑材料级配碎石。旧馆庭院采用白色的鹅卵石铺装,寓意累累白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这是一种景观铺装,上面不能行走,而新馆广场必须满足大量人群集会的要求,所以采用了粒径更小,颜色更深的级配碎石铺装,人走在其上,沙石发出“沙沙”的声响,犹如冤魂的低声控诉。无生命特质的广场铺装,配合周边肃穆的环境,令人直观感受“生与死”的主题。 纪念馆新展馆 酷似一把“折断”军刀 进入广场之后,左手边便是新展馆。新馆主门厅采用黑色镜面花岗岩外饰面和暗色夹胶玻璃幕墙、门等,建筑总面积15900多平方米,呈刀尖状,东端最高处离地面18米,上下共三层,其中地面一层,地下二层。 新馆建设时挖掘出的遇难者“遗骸”复位在负二层原位展出,四周用围墙封闭,其上部顶层屋面留有天窗,适时有一缕阳光直照“遗骸”(见图1),象征遇难七十年的冤魂“重见天日”,得以昭雪、安眠。仅此一点,不难看出设计者的良苦用心。 新馆主体部分为何要设在地下?刘宇波解释道,新馆建筑面积约为老馆的六到七倍,为避免新建部分体量过大,对原有纪念馆产生压迫感,他们采用了“体量消隐”的办法,将新建部分的纪念馆主体部分埋在地下,屋顶为倾斜的纪念广场。内部空间运用倾斜的墙体、缓坡的地面、穿插的桥等,组合成一种错乱、冲突的压抑空间。 新馆的立面简洁大气,南立面长度达180米以上,东端配以“家破人亡”的主题雕塑,以大尺度和特殊的形式给人带来震撼的心理感觉。外墙采用干挂石材,石材纹理和单元尺寸变化多端,给人以沧桑感。刘介绍,从外形上看,新馆整个建筑如同一个斜插入地面的三角形,造型简洁、有力,恰似一把掩埋在大地中的折断的军刀。“军刀”象征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而将其“折断”用隐喻正义终将战胜邪恶。 “万人坑”遗址 漂浮烛光寄托绵绵哀思 参观新馆之后,观者接下来看到的另外一个主题场所是“万人坑”遗址。记者了解到,“万人坑”遗址改造是纪念馆扩建工程中的重点之一。两年的时间里,建筑者顺利完成“万人坑”遗址隔水保护施工和地上建筑结构施工的安全防护,此外还建成了祭场、冥思厅等建筑。 刘宇波告诉记者,“万人坑”是整个院区的核心空间,通俗点说就是高潮所在。重新设计的万人坑遗址外观像个黑盒子,外观简洁;室内则空间丰富,并安装了恒温、恒湿和通风设备,还对遗骸进行了清理和钙化处理,确保了坑内“遗骸”的安全。观者通过沙石地面、锈蚀钢桥、昏暗的灯光等相结合的环境,可以更直观地感受曾经的遇难现场。 在“万人坑”遗址一旁便是祭场。这是一个重新组织和营造的告慰亡灵的祭祀场所,院两侧的碑林和坚硬的石子铺地形成肃穆的氛围,庭院之中设置了长明的火炬台。冥思厅设计得非常幽暗,参观者可将手中浮动的蜡烛装置点燃,放在室内偌大的水池之中。 和平公园 平复悲愤心情祈盼幸福 步出冥思厅玻璃幕墙后,便是和平公园。观者一下脱出压抑的室内环境,来到公园之上,近可观南侧青山松柏、北可看胜利之墙浮雕,向远处望去,则是耸立的和平雕塑及水中的倒影,人们仿佛进入另一个世界,顿生珍惜和平、祈盼幸福美

文档评论(0)

ustt00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