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气体吸收习题参考资料
第九章 气体吸收
一、本章学习的目的、应掌握的内容和注意事项
1. 本章学习的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气体吸收的基本概念和气体吸收过程的基本计算方法。
2. 本章重点掌握的内容
(1)气体吸收过程的平衡关系 (2)气体吸收过程的速率关系 (3)低浓度气体吸收过程的计算 本章应掌握的内容 (1)费克定律和分子传质问题的求解方法 (2)双膜模型 本章一般了解的内容 (1)溶质渗透模型和表面更新模型 (2)吸收系数 3. 本章学习应注意的问题 (1)表示吸收过程的平衡关系为亨利定律,亨利定律有不同的表达形式,学习中应注意把握它们之间的联系。 (2)表示吸收过程的速率关系为吸收速率方程,吸收速率方程有不同的表达形式,学习中应注意把握它们之间的联系。 (3)学习分子传质,不要机械地记忆各过程的求解结果,应注意把握求解的思路和应用背景。(4)学习中应注意把握传质机理和吸收过程机理之间的联系,注意体会讲述传质机理和吸收过程机理的目的和意义。 9-1 惰性气与CO2的混合气中CO2体积分数为30%,在表压1MPa下用水吸收。设吸收塔底水中溶解的CO2达到饱和,此吸收液在膨胀槽中减压至表压20kPa,放出大部分CO2,然后再在解吸塔中吹气解吸。
设全部操作范围内水与CO2的平衡关系服从亨利定律,操作温度为25℃。求1kg水在膨胀槽中最多能放出多少千克CO2气体。
解:依题意,在全部操作范围内水与CO2的平衡关系服从亨利定律,查附录二得25℃下CO2溶于水时的亨力系数为
对膨胀槽作CO2物料平衡以1kg水为衡算基准入膨胀槽吸收液中CO2的组成
设此液1kg水中溶解CO2的kg数为W1,则有:
出膨胀槽吸收液中CO2的组成
设此液1kg水中溶解CO2的kg数为W2,则有:
故1kg水在膨胀槽中最多能释放出CO2的kg数为
1kg水在膨胀槽中最多能放出CO2气体
9-2 某水杯中初始水面离杯上缘1cm,水温30℃,水汽扩散进入大气。杯上缘处的空气中水汽分压可设为零,总压101.3kPa。求水面下降4cm需要多少天?
恒定,但因停滞空气层厚度随杯中水面的下降而增厚,分子扩散阻力逐渐增大,传质速率逐渐下降,故此题为一维拟定态单向分子扩散问题,其传质速率仍可表示为
式中:D为水气在空气中的扩散系数,查教材P11中表8-1得(25℃),需将其换算至30℃下的值为
又查附录二、3.得30℃时水的饱和蒸汽压为4242Pa=4.242kPa。于是
设水杯的截面积为A,在任意时刻θ时,杯中水面dθ后水面高度下降dθ内的微分物料衡算有:
积分得:
9-3 采用图示的双塔流程以清水吸收混合气中的SO,气体经两塔后SO总的回收率为91,两塔的用水量相等,且均为最小用水量的143倍,两塔的传质单元高度H均为12m。在操作范围内物系的平衡关系服从亨利定律。试求两塔的塔高。
因,即
,又。于是
即A、B二塔的操作线与平衡线平行,于是有(可参考图示),故有
说明:关于操作线与平衡线平行的问题
对吸收而言,当时,无论采用何种方法计算,都会出现一个型的不定式,此时应牢记,因为此时在塔的任何截面上,传质的对数平均推动力都相等,现证明如下:
不妨设,当时,则有。而
此结论不仅适用于传质,同样也适用于传热的计算。
9-4 一逆流操作吸收塔如图所示.混合气体由塔底引入,其中可溶组分的浓度(摩尔分率,下同),单位塔截面上的气相流率,吸收剂分两处加入。由塔顶加入的为纯溶剂,单位塔截面上的流率。从塔顶往下,经2米填料层高度后,又加入一股的吸收剂,单位塔截面上的流率,再经6m填料层高度后,液体由塔底引出。全塔各处的均为,物系平衡关系为,试求:
(1)第二股吸收剂L2加入后,塔内该截面上的液相浓度
(2)塔底排出的液相浓度
(3)为使出塔气相浓度降低,第二股吸收剂的加入口是向上移还是向下移?为什么?
解:依题意,塔上下两段的传质单元高度相同,且有:
全塔物料衡算:
设第二股吸收液与上塔段流下来的液相流混合后的浓度为,与之对应的气相组成为,对上下两塔段作物料衡算有:
上塔:
下塔:
两塔段的传质单元数
因上塔段的操作线与平衡线平行(),
塔上段: (4)
塔下段:
(5)
式中
(1)联立求解方程组,将式(4)代入式(2)可得:,由式(1)得,再利用式(5),将均表示成的等式,即可求解出,所得结果如下:
,,,
即本题中的
(2)前已解出:
(3)为使出塔气体的浓度降低,第二股物流应在塔内液相浓度处所处的截面加入,这样才不致因第二股物流的进入产生返混,使塔的吸收效率发挥到最大。
现对上塔段作计算,考察经过2m填料层高度后的液相组成
显然,尚未达到0.01,故第二个加入口应下移。
其物理解释如下:
若第二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