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汉代历史散文PPT专用课件
????????一汉代历史散文 汉代历史散文包括《史记》、《汉书》及一些杂史杂传。 西汉王朝到武帝时期臻于鼎盛,文学创作也出现空前繁荣的局面。在政论散文和辞赋得到发展的同时,历史散文也出现了里程碑式的杰作,这就是由司马迁撰写的《史记》。《史记》代表了古代历史散文的最高成就。 《史记》是西汉散文由前期向后期转变时出现的,其风格兼有前期的气势磅礴、感情激切和后期深广宏富、醇厚典雅的特点;其内容既有前期历史反思的余绪,又有后期沟通天地人的尝试。 第一节 司马迁的生平和著作 一、生平 世代史官的家世。司马迁祖先是周代史官;父亲司马谈是汉太史令,写过《论六家要旨》(六家:阴阳、儒、墨、名、法、道)。 青中年时代的漫游(20岁时开始),为写作《史记》做了阅历上、资料上的准备。 前107年,司马迁继任太史令。 前104年,他在参与制定太初历以后,就开始了《太史公书》即《史记》的写作。 前98年,李陵战败投降匈奴,司马迁因向汉武帝解释事情原委而被捕入狱,并处以宫刑,在形体和精神上给他造成极大的创伤。出狱后,司马迁任中书令,他忍辱含垢,继续写作《史记》。 前91年,他在写给任安的信中称:“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凡百三十篇。” 《史记》一书的写作至此已经基本完成。 司马迁大约死于武帝末年,即公元前87年前后。 司马迁开始修史时,把修史看作是载“明圣盛德”、述“功臣世家贤大夫之业” 。此时的司马迁之所以修史,为的是给西汉及前代历史作总结,颂扬圣君贤臣的德行功绩,是润色鸿业的自觉行动。 惨遭李陵之祸,从心理上拉开了他与汉家的距离,获得了独立思考的人格条件。 经历李陵之祸以后,司马迁的形体精神受到摧残,心情发生了很大变化,他的修史动机也有所调整充实。 他在列举周文王、孔子、屈原、左丘明、孙膑、吕不韦、韩非等人著书立说的动因时称:“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 司马迁遭受宫刑,不再把修史仅仅看作是对以往历史的总结、对西汉盛世的颂赞,而是和自己的身世之叹联系在一起,融入了较重的怨刺成分,许多人物传记都寓含着作者的寄托,多感慨。 司马迁修史过程中心态的变化,赋予《史记》这部书丰富的内涵,它既是一部通史,又是作者带着心灵肉体创伤所作的倾诉。 二、《史记》的体例 全书由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种体例构成。 “本纪”是用编年方式叙述历代君主或实际统治者的政迹,是全书的大纲; “表”是用表格形式分项列出各历史时期的大事,是全书叙事的补充和联络; “书”是天文、历法、水利、经济等各类专门事项的记载; “世家”是世袭家族以及孔子、陈胜等历代祭祀不绝的人物的传记; “列传”为本纪、世家以外各种人物的传记,还有一部分记载了中国边缘地带各民族的历史。 本纪12篇、表10篇、书8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共130篇,526,500字。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事上自传说中的黄帝,下到汉武帝太初(前104—101)年间。 《史记》纪事,上起时人视为历史开端的黄帝,下迄司马迁写作本书的汉武帝太初年间(前104—前101),空间包括整个汉王朝版图及其四周作者能够了解的所有地域。 它是我国古代三千年间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历史的总结。在这个无比宏大的结构中,包涵着从根本上、整体上探究和把握人类生存方式的意图:“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史记》中,表现出司马迁对人类历史与社会的独特理解。 首先,《史记》是一部批判性而非歌颂性的著作。尤其对汉王朝的历史,对武帝时代的政治,司马迁始终保持冷峻的眼光。 他在肯定汉朝开国皇帝历史功绩的前提下,毫不容情地描绘出刘邦的乡村无赖相和自私、刻薄的心理。 对汉武帝,司马迁也大胆揭露了他任用酷吏、任人唯亲、压抑人才以及迷信求仙、滥用民力等行径。 这些揭露与批判,是具体可信的、体现人物的真实性格的史实记录。从中体现出一种深刻的怀疑和思考:历史上获得成功的人物,掌握权势的人物,并不像他们宣称的那样,是因为拥有高贵品质和道德正义,才得到他们的地位。 《史记》首创的以“纪传”为主的史学体裁,第一次以人为本位来记载历史,表现出对人在历史中的地位与作用的高度重视。 过去的历史著作都记载了人的历史活动,但这些记载都是以时间或事件为本位的,人的主体地位未能被充分地意识到和表现出来,而且,这些历史著作中的人物总体说来,主要局限于社会上层。 《史记》所记述的人物,虽然仍以上层政治人物为主,但其范围已扩大到整个社会,包括社会中下层人物和非政治性人物。帝王、诸侯、农民领袖、卿相、将帅、后妃、宦官、文学家、思想家、刺客、游侠、商人、戏子、医师、男宠、卜者,各各显示出人类生活的不同侧面,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