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九下知识梳理提纲
第一单元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 1课 俄国十月革命
一、新时代的曙光
1、十月革命的背景
① “二月革命”
时间:1917年3月
结果: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局面: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掌握了主要权力)
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② 列宁回到彼得格勒,领导革命斗争
③ 临时政府镇压革命(七月事件),布尔什维党确定武装起义的方针
2、十月革命的爆发
领导人:列宁 (布尔什维克党)
总指挥部:斯莫尔尼宫
时间:1917年11月6日—7日
起义名称: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结果:取得了胜利,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3、建立政权和采取措施
政权:人民委员会——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权;主席:列宁
措施:①政治:(1)建立新型的无产阶级政权 ;(2)1918年3月,将首都从彼得格勒迁到莫斯科
②、经济:(1)将银行、铁路和大工业收归国有;(2)颁布《土地法令》,没收地主、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
③、外交:同德、奥议和,退出了一战
④、军事上:粉碎了外国的武装干涉和国内的反革命叛乱——三年国内战争(1918-1920)
(1)加强红军建设:
(2)实行高度集中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0):
* 实行余粮收集制,征集农民手中的粮食和其他农产品
* 对中小型企业实行国有化
* 取消自由贸易,由国家集中分配一切生活必需品和食品
4、十月革命的意义
①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② 十月革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5、十月革命的性质: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6、十月革命的特征: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
中国革命的特征: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7、十月革命的原因:
(1)、俄国是一个经济不够发达的帝国主义国家, 社会矛盾尖锐
(2)、一战激化了社会矛盾:
(3)、二月革命后,临时政府继续执行沙皇政府的内外政策,没有解决俄国的社会矛盾
(4)、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采取了正确的方针政策(8月布尔什维克确定了武装起义的方针。)
(5)、 俄国工人阶级的力量比较集中等
第 2课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一、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1、新经济政策:(1921——1927年)
①、背景:国内战争结束,苏俄进入和平建设时期。面临的首要任务是恢复被战争严重破坏了的经济
②、内容: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也是特点、“新”的体现)
具体措施:农业: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核心措施)余粮可由自己支配,使农民
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工业:除大型企业仍然由国家管理外,允许私人和外国资本家经营
一些中小型企业;商业:废除生活必需品的配给制,恢复自由贸易。
④作用: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到1927年,国家经济恢复到战前1913年的水平)
2、苏联成立: 1922年建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当时加入苏联的有俄
罗斯联邦、白俄罗斯、外高加索联邦、乌克兰。后来扩大到15个加盟共和国
注:国别的名称变化:1917.11前: 沙俄;1917—1922: 苏俄;1922—1991: 苏联
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1、背景:1924年列宁逝世以后,苏联人民在斯大林的领导下为实现工业化而努力。
2、经济建设:
①社会主义工业化
时间:1928——1937年; 措施:先后完成两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
成效:两个五年计划完成后,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了强盛的工业国,国防力量也大为增强。(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仍落 后于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②农业集体化
目的:为了适应工业化快速发展的需要; 开始时间:30年代初;
结果:1937年,完成了农业集体化。
3、苏联新宪法:
背景:全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性质:1936年通过新宪法,宣布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
意义:标志着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斯大林模式);也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建立。
4、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①标志:1936年苏联通过新宪法,标志着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斯大林模式)
②原因:斯大林模式是在外有帝国主义包围,国内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形成的
③内容:经济上:国家用指令性计划管理一切经济活动,限制商品货币关系,否认市场的作用等(即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政治上:权力高度集中,忽视民主法制建设,权力越来越集中在少数人手里。(即个人集权,无民主)
④评价:在一定历史阶段里发挥过积极作用,从长远看它严重阻碍了苏联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主要弊端,具体表现有:
第一,优先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