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中医骨伤科基础理论
中医骨伤科学的基本理论 绪论 中医骨伤科学是中医学的一门分支学科,作为一门学科,必须具有自已理论,以及在理论指导下的实践。中医骨伤科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是历代医家在长期对骨伤科疾病的诊疗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不断地探索、总结,逐步形成了独特的、适合中医骨伤科学科特点的一系列理论,这些理论在骨伤科的临床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现代中医骨伤科学的理论包含有中、西医两大医学体系的理论 一、中医伤科理论 包括阴阳学说、气血理论、脏腑病机、筋骨病机、经络学说等,这些理论来源于中医学的传统理论,历代医家结合骨伤科实践进行整理、研究,发展成为具有骨伤科特点的理论,这些理论在指导中医中药治疗骨伤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中医骨伤科的特色之一。 二、西医骨科理论 西医骨科是西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其理论来源于现代医学,包括骨科的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生物化学、生物力学、外科手术学等。现代中医骨伤科的发展过程中,逐渐采纳、吸收了西医骨科学的一些先进知识和技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已演化成为中西医结合较为紧密的一门学科。 本讲座主要讨论中医伤科的基本理论。 中医骨伤科基本理论 阴阳学说 皮肉筋骨学说 气血学说 脏腑学说 经络学说 一、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是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哲学思想,古代哲学家把自然界相互关联的一些事物的对立双方概括为阴阳两种属性,用于解释自然界各种事物变化的规律。 1、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1)阴阳的对立制约 任何事物都可以分为阴阳两个方面,上与下、天与地、动与静等,阴阳两方面既相互对立,但又相互制约,维持相对稳定状态 。 (2)阴阳的互根互用 阴阳双方各以对方的存在作为自己存在的条件,一方的消失,另一方也不存在了。如人体的气与血,“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 (3)阴阳的消长平衡 阴阳的对立统一不是静止的,而是在阴消阳长、阳消阴长的动态中维持相对平衡。如四季气候变化,冬季—夏季,阴消阳长,夏季—冬季,阳消阴长。 (4)阴阳的互转化 在一定条件下,阴阳可以互转化,物极必反,急性病转化为慢性病,热症转为寒症等。 2、阴阳学说在骨伤科中的应用 (1)阴阳偏盛: 阳盛 骨折脱位、严重挫伤、血瘀生热(活血化瘀,佐以清凉血) 阴盛 陈旧性损伤,风寒湿邪痹阻,肢体酸痛,阴雨天加重(温经活血、祛风通络) (2)阴阳偏衰: 阳虚 严重筋伤、骨折后期,肾阳亏虚(温阳补肾) 阴虚 开放性损伤、失血过多,阴虚发热(养阴清热) (3)阴阳互损: 阴损及阳 失血过多,气随血脱(大补元气) 阳损及阴 伤病日久,脾胃气虚,精血化生不足,肝肾阴虚(补益肝肾) 二、皮肉筋骨学说 (一)生理: “肉为墙”,皮肉是人体的外壁,可以保护人体、免受外邪的侵犯。 “骨为干”,骨胳具有支撑人体、承受重量、传递力量和保护内脏的作用; “筋为刚”,“束骨而利关节”,筋的作用是连接骨胳、活动关节。 (二)病理: 1、伤皮肉: 皮肉破损,出血感染。 2、伤筋: (1)筋未断(筋急、筋挛、筋萎、)。 (2)筋断裂。 (3)筋出槽 3、伤骨: (1)骨折。 (2)脱位。 (3)骨错缝 “伤筋则动骨”,“骨折必伤筋”筋的损伤可以影响骨的连接和功能活动。而骨折的同时,局部的筋必然会受到损伤。 三、气血学说 (一)气血的生理功能 1、气 来源于: 肾之精气、吸入的空气、脾胃化生的 “水谷精气” 运行方式:运脉管外,升降出入 生理功能:推动、温煦、防御、固摄、气化 2、血 来源于: 脾胃消化吸收的水谷精微。 运行方式:运脉管内,周流不息 生理功能:血主濡之 3、气血关系:“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 (二)气血的病理变化 伤气 1、气滞:由损伤而导致气的运行障碍,气机壅滞不通。 气滞在伤科中多见于胸胁腰背部屏伤或挫伤 临床表现:伤处胀闷疼痛,疼痛范围较广,走窜不定,局部无明显肿胀,无明确压痛点。 2、气闭:突然发生的外伤造成气血紊乱,气为血壅,闭塞不通。 常见于严重损伤的患者。 临床表现:伤后出现一时性的昏厥、窒息,或不省人事,或昏睡困顿。 3、气虚:伤后全身和局部气的功能不足或衰退。 常见于:某些慢性损伤、严重损伤后期、体质虚弱和老年患者等均可见到。 临床表现:神疲乏力,语声低弱,动则气短,肢体萎软,脉虚无力。 4、气脱:损伤出血,气随血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