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地震科学数据共享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之二地震科学数据分类与分级方案
《地震科学数据共享管理办法》地震科学数据共享
目 次
目 次 1
引言 2
地震科学数据分类与分级方案 3
1 范围 3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3 地震科学数据的分类 3
4 地震科学数据的分级 4
附 录 A 6
A.1 大类 6
A.2 中类 6
A.3 小类 8
引言
地震科学数据来源于观测、监测、调查、试验、实验以及研究分析等科技活动,科学数据分类分级科学数据资源在广泛应用中发挥增值地震科学数据分类与分级方案
1 范围
本方案规定了地震科学数据的分类、分级方案。
地震科学数据共享活动中,凡涉及地震科学数据
DB/T 11.1-2006 地震数据分类与代码 第1部分:基本类别
DB/T 11.2-2006 地震数据分类与代码 第2部分:地震观测数据
3 地震科学数据的分类
3.1 分类原则
地震科学数据分类以数据的科学属性和自然属性为基础,遵循层次性、穷尽性和排他性的原则。在此原则的指导下坚持:
3.1.1 科学性
选择地震科学数据最稳定的本质属性或特征作为分类的基础和依据。
3.1.2 系统性
选定的地震科学数据的属性或特征按一定排列顺序予以系统化,并形成合理的科学分类体系,以适应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
3.1.3 完整性和可扩展性
分类既反映要素的属性,又反映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具有完整性。要保证增加新的地震科学数据时,在本分类体系的基础上进行延拓和细化的条件。
3.1.4 兼容性
与有关的地学科学领域科学数据分类标准(包括国际相关标准)协调一致。
3.1.5 适用性
从地震科学数据共享服务系统出发,把局部问题放在系统整体中处理,在满足数据共享服务系统的总任务、总要求的前提下,尽量满足数据用户的实际需要。分类名称尽量沿用习惯名称,不致发生概念混淆。代码尽可能简短和便于记忆。
3.2 分类方法
地震科学数据采用线分类法,把地震科学数据分成若干大类,在大类下划分中类,在中类下划分小类。
3.2.1 大类
地震科学数据按照原始数据获取途径划分大类,分为地震观测数据、地震探测数据、地震调查(考察)数据、地震实验与试验数据、地震专题数据、防震减灾综合数据以及其它地震科学数据等7个大类。
3.2.2 中类
地震观测类数据按照数据所属学科划分中类。
3.2.3 小类
按照观测数据产出层次及其相关因素,将小类数据归为基础数据、原始数据、加工数据、其它数据四个层面。
在每个层面上,对于测震数据,小类主要依据台网规模进行划分,分为地震台站(单台)、地方性地震台网(包括遥测台网、专用台网和社会台网)、省级区域地震台网、国家地震台网和全球地震台网。强震数据和测震数据基本相同。对地磁、地电、地下流体、大地形变、定点地壳形变、重力、地震遥测等观测数据,小类主要依据同一观测类别中的不同观测对象进行划分,观测对象的确定主要以某些地球物理量或地球化学量为依据。
3.3编码方法
本部分采用DB/T 11.1-2006中规定的地震数据编码方法,采用数字字母混合代码,代码长度为6位,其中第一位固定为字母D,表示地震数据,第二位表示大类,第三位表示中类,第四、五位表示小类。第六位表示属性。
表示大类和中类的第二、三位的编码遵循了DB/T 11.1-2006中的规定。
小类编码的左边第一位以1表示基础数据,2表示辅助数据,3表示原始数据,4至9表示不同层次的加工数据,A表示其它数据。对于测震数据,小类编码的左起第二位一般表示数据涉及的区域范围,1表示台站,2表示地方性地震台网(包括遥测台网、专用台网和社会台网),3表示省级区域地震台网,4表示国家地震台网,5表示中国全球地震台网,8表示来自国外的地震数据中心的测震数据,9表示不直接涉及区域的数据;对于地磁、地电、地下流体、地壳形变、重力等观测数据,小类编码的左起第二位主要用以表示同一观测类别中的不同观测对象,属性位表示测项。
对于除第6章表中列出的小类以外的其它数据,在小类编码的相应位上用Z表示。
具体编码结构如下:
X
X
X
XX
X
表示属性
表示小类
表示中类,遵循DB/T 11.1-2006中的规定
表示大类,遵循DB/T 11.1-2006中的规定
采用固定字母D,表示地震数据
其中,第六位编码为“0”时,表示无属性要求。
3.4 分类方案
具体方案见附录A。
4 地震科学数据的分级
4.1 分级原则
地震科学数据的分级是为了规范合理地开发利用科学数据,持续深入地开展地震科学数据共享工作。地震科学数据分级依据以下原则:
4.1.1 严格遵守国家必威体育官网网址法规,维护国家安全
国有地震科学数据是国家安全体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