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俾斯麦大陆联盟体系.docVIP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俾斯麦大陆联盟体系

第三章 俾斯麦大陆联盟体系 与全球殖民格局 在这一时期的全球性国际关系体系内,欧洲仍然是国际政治的中心。 除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世界和争夺霸权的斗争外,非西方世界的抵抗运动也成了这一时期国际关系的主要内容。 内容 第一节 大陆联盟体系的形成 第二节 大陆联盟体系的调整与解体 第一节 大陆联盟体系的形成 19世纪70年代,德国的统一终结了均势的“黄金时期”,俾斯麦保守而复杂的欧洲新秩序——“大陆联盟体系”代之而起,欧洲大陆一度平安无战事。 第一节 大陆联盟体系的形成 一、普法战争后的欧洲格局 二、近东危机与柏林会议 三、大陆联盟体系的建立 一、普法战争后的欧洲格局 统一后的德国在人力资源、工业潜力、军事能力等方面占有相对的优势,欧洲各国怀着不同程度的忧虑关注着德国巨大潜力的转化和对外政策的取向,它们处心积虑地在外交上谋求自身的安全保障。尽管冲突和战争远未到来,各国却时常在体味着德国威胁的气息。 在德国方面,俾斯麦在欧洲大陆奉行维持欧洲现状的外交政策,主张建立“大国联盟体系”,打算同除法国外的欧洲所有大国结盟,彻底孤立法国,以保证德意志帝国的和平与稳定。 1,德法关系:普法战争使法国丧失了自克里米亚战争以来在欧洲的霸权优势,加上割地赔款的奴役性条约给法国所造成的巨大耻辱,使德法两国积怨至深,关系难以调和。 在“铁血宰相”俾斯麦看来,既然已使法国成为德国的仇家,而且法国可能成为德国任何敌对力量的潜在盟友,那么就要坚定不移地遏制打压法国。德法之间的紧张关系、俾斯麦关于欧洲政治格局的构想以及国家安全利益的要求,使其认为建立反法联盟是重要而必要的。 2,1873年三皇同盟 : 1872年9月,在俾斯麦的安排下,奥匈皇帝弗兰茨·约瑟夫、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与德皇威廉一世会晤于柏林。 1873年三皇同盟成立。 同盟的真正建筑师是俄奥两国首相哥尔查科夫和安德拉希,因此三皇同盟的基石是俄奥保持合作关系。三皇同盟除了在维持欧洲政治现状这一点上存有共识外,在其他方面的想法和打算基本上是同床异梦。俾斯麦策划三皇同盟的目的在于孤立法国,但这恰好为俄奥反对。俄国企图利用同盟保证其西部边界的安全,同时也有利于它同英国在中亚的争夺。奥匈打算借助于德国,加强在巴尔干地区的扩张。 3,1875年德法战争危机 :这是普法战争后欧洲出现的第一次重大的政治危机。 1875年初法国打算购买1万匹军马,3月法国议会通过新的军队编制法,这两件事引起俾斯麦的猜疑。在英、俄、奥的反对声浪中,俾斯麦不得不退缩,矢口否认德国有进攻法国的企图。1875年德法危机使俾斯麦遭受了一次重大外交挫折,法国取得了一定的外交胜利。在这次危机中,暴露出三皇同盟的脆弱性,也表明包括英国在内的欧洲大国都不想改变欧洲的政治现状。 二、近东危机与柏林会议 1875年7月,因不满奥斯曼帝国封建专制的政治压迫、宗教歧视和经济盘剥,在奥斯曼帝国西北部的黑塞哥维那(Herzegovina)和波斯尼亚(Bosnia)两省爆发了基督教徒起义。起义得到了巴尔干半岛斯拉夫人的同情和支持。奥斯曼帝国派出大批军队前去残酷镇压起义,但收效不大。 巴尔于的严重局势吸引了俄、奥、英、德欧洲列强的注意力,各国都从各自的利益出发密切关注事态的发展。 在巴尔干有着特殊利益的沙皇俄国和奥匈帝国对事态的发展抱有截然不同的态度,俄国赞成巴尔干的斯拉夫人获得独立,以达到它近东政策的主要目标——废除1856年《巴黎和约》的限制、控制君士坦丁堡和确立有利于俄国的海峡体制。同时,俄国也吸取了克里米亚战争的教训,不想再次陷入反对欧洲大国联合的孤立状态中,准备与奥匈合作处理巴尔干问题,争取使问题的解决向有利于俄国的方向发展。 奥匈对巴尔干地区的政策是在维持现状的同时,通过经济文化的渗透和侵略来攫取自身的利益,认为兼并巴尔干领土只是在奥斯曼帝国崩溃瓦解时才有必要。 英国与奥匈一样坚决主张维持奥斯曼帝国的现状。这主要缘于苏伊士运河通航后,近东地区对英国更具有战略意义。最令英国担心的是俄国通过巴尔干半岛把势力深入地中海,更害怕君士坦丁堡和黑海海峡落入俄国之手。因此英国鼓励奥斯曼帝国镇压黑塞哥维那和波斯尼亚起义。 德国由于在巴尔干没有直接利益,便不想卷进去,而且俾斯麦还愿作各方的调节人。 俄国通过一系列外交活动特别是对奥匈做了巨大的让步,为俄土战争准备了一个相对有利的国际环境——奥匈答应保守中立;德国保持了两国间的友好状态;法国正在争取俄国的友谊;只有英国与俄国处于对立状态。 1877年4月24日,俄国对奥斯曼土耳其宣战。1878年3月3日,土耳其被迫与俄国签订了《圣斯特法诺条约》(Treaty of SanStefano)。 条约》的签订引起英奥两国的强烈不满,英奥反对在巴

文档评论(0)

panguo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