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荣集团性企业的产权管理.docVIP

王家荣集团性企业的产权管理.doc

此“司法”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王家荣集团性企业的产权管理

简论中央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管理内部控制框架摘要前言 在2004年末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温家宝总理的讲话意味深长,他明确指出,2005年的经济任务之一就是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加快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积极推进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副主任、国资问题专家白津夫认为,2005年新一轮的国企改革将真正从企业、结构、体制三方面深化推进,其中体制改革的核心就是产权制度的推动;新一轮的国资改革将体现三大特征:一是真正出资人主导的改革;二是国企改革已经推进到一个共担成本的阶段;三是国资改革将进一步聚焦在重组和改制。 一般说来,国有资产产权包括了国有资产的占有、使用、处分和收益等四项基本权力。目前,中央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管理职能主要包括:本企业产权资源优化配置战略的制定、国有资产产权界定、价值评估结果认定、资产处置(对外投资、受让和转让、收购兼并、清算等)的决策和审批等关乎国有资本经营与运作的重要工作。 中央企业建立健全国有资产产权管理内部控制框架就是分别从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沟通和监等五个要素方面,保护国有资产安全、保护会计记录可靠、及时提供可靠财务信息、减少和避免无意识的风险、预防查核和纠正错误和弊端,以及保证正确履行所授予的国有资产产权管理的职责的基础保证。 中央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管理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根据我们的调查和实务工作经验,中央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管理现状尚存在如下问题: 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初步建立,但控制结构亟待完善 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是由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等“物理层次”的组织架构,及联结上述组织架构的责权利划分、制衡关系和配套机制(决策、指挥、激励、约束机制等)等游戏规则构成的有机整体。截至2004年12月1日,国务院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企业总数为181户。在这些中央企业中尚未完全成立董事会,集团一级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只占少数,其他都是单一投资主体,实行的都是总经理负责制。企业的整体控制环境未能充分健全。 投资企业股权多元化结构基本实现,但投资链条过长而资源配置效率不佳 资料显示,2004年国有大企业改制工作取得明显进展。净资产占全国国有企业66.9%的2903家国有及国有控股大型骨干企业,已有1464家改制为多元股东的公司制企业,改制面达50.4%。截至2003年底,中央企业所属15546户三级以上子企业中,48%进行了投资主体多元化的股份制改革,其净资产占全部中央企业净资产的36.7%,实现利润占中央企业的66.3%。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上海宝钢、中国铝业、中航科技、中电国际、中海集运、中国网通等一批资产达数百亿、数千亿的特大型国有企业都先后在境内外上市。 然而,中央企业由于历史原因,内部控制框架要求控制程序未得到有效执行,普遍存在着投资链条过长、投资效果不佳等现象,一间规模较大的中央企业往往有6级甚至10级的投资子公司、子企业,投资资金分散、经营风险加大、很难形成有效的企业核心竞争能力。 各级企业财务风险过高,国有资产流失现象未能彻底遏制 近些年来,国有有关部门不断出台了一些加强国有资产产权管理的法规和规定,但是,在国有资产经营管理活动中,还普遍存在着监控不利、财务风险过高等现象。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由于投资资源配置效率不高,加之控制不利,大量举债、乱担保,造成企业财务风险据高不下,反过来严重影响了企业信誉和融资能力。 例如中央企业负债率普遍超过70%、对外担保金额巨大,加之在资本运作中缺乏内部控制制度或者形同虚设,国有资产流失现象严重。近期发生的中国电子负责财务公司的副总裁张玉堂由于涉及经济问题被刑事拘留、中航油境外石油衍生品交易实际损失和潜在损失总计约5.54亿美元以及四川长虹集团应收账款海外损失4.6亿美元等,无不为我们敲响警种。 企业负责人效绩评价体系初步建立,但激励效果未能充分显现 1999年6月,国家财政部、前国家经贸委、人事部、前国家计委联合颁布了针对国有企业的企业效绩评价体系;2002年,财政部修订了《企业效绩评价操作细则》。该等效绩评价体系是由一系列于效绩评价相关的评价制度、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评价标准以及评价机构等形成的有机整体。这标志着企业效绩评价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 2003年11月25日,国务院国资委又颁布《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为了切实履行企业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维护所有者权益,落实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奠定了基础。 然而,我们在实务工作中了解到,中央企业管理者的激励机制尚未充分建立起来,许多激励手段如期股期权制度、职工持股计划、MBO等尚有许多政策界限不能跨越,又如从公司法规方面,尚不承认管理能力的资本价值等,从一定程度上

文档评论(0)

panguo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