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8 基因和突变142
第五节 基因突变的诱发 一、物理因素诱变 (一)电离辐射诱变 (二)非电离辐射诱变 二、化学因素诱变 自然条件下各种动、植物发生基因突变的频率不高,它可保持生物种性的相对稳定性。但不利于动、植物育种。 因此,穆勒和斯特德勒于1927年用X射线开始研究人工诱变,结果证实人工诱发基因突变可以大大提高突变率。 人工诱变:基因+诱变技术 ?新性状?品种[至1999年(IAEA),62个国家和地区在163个物种中育成突变品种1961个] 人工杂交:亲本+杂交技术?性状重组?品种 分子生物技术:目标基因+生物技术?受体?品种 变异 自然变异 人工变异 一、物理因素诱发 物理因素?各种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 基因突变需要相当大的能量,辐射是能量来源。 能量较高的辐射如紫外线除产生热能外,还能使原子“激发”(activation);高能量辐射如X射线、γ射线、α射线、β射线、中子等除产生热能、激发原子,还能使原子“电离”(ionization),诱使基因发生突变。 辐射诱变的作用是随机的(无特异性)。 性质和条件相同辐射?诱发不同的变异,性质和条件不同的辐射?诱发相同的变异。 ∴当前只能期望通过辐射处理得到随机变异。 1.电离辐射诱变 中子诱变效果好,但经中子照射后的物体带有放射性,人体不能直接接触。 其它还有激光、电子和微波、α射线(一般不用,电离程度很大,内照射很危险)等。 诱发育种中常用射线 外照射 最近 核反应堆或加速器如钋-铍中子源 弱 中子 内照射(浸泡或注射) 较迟 32P、35S、14C、65Zn 弱 β 外照射 较早 60Co、137Cs 强 γ 外照射 早(1927 ) X光机 较强 X 照射方法 应用时间 辐射源 穿透力 射线 例: 高秆?矮秆,其原因: ①由基因突变而引起; ②因土壤贫瘠或遭受病虫害而生长不良等。 鉴定方法:可将变异体与原始亲本在同一栽培条件下比较。 高秆?矮秆?后代为高秆,则不是突变,由环境引起; ? 后代仍为矮秆,则是基因突变引起的。 ㈡、显、隐性的鉴定 显性突变和隐性突变的区分,可利用杂交试验加以鉴定。如: 突变体矮秆株 ? 原始品种(高) ? F1高秆 ? ? F2有高秆、也有矮秆, 说明该突变属于隐性突变。 ㈢、突变率的测定 1.基因突变率很低:不同生物和不同基因有很大差别。 许多致癌因子(如黄曲霉素、亚硝酸盐) 会增加基因突变的频率,因此要保护环境。 2.自然条件下突变率: ① 高等生物:1×10-6 ~ 1×10-8,即100万? 1亿配子中有一个发生突变,由于高等生物在进化过程中能保持相对稳定性,故突变率较低、突变范围也较小。 ② 低等生物:1×10-4~1×10-8,即1万?1亿个个体才有一个发生突变,如细菌。 3.突变体:基因突变而表现出突变性状的细胞或个体。 4.突变率的估算: 突变频率:突变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比数。 突变率:基因发生突变的频率。 基因突变率的估算因生物生殖方式而不同,不同生物的不同基因,各有一定的突变频率。 ①.有性生殖的生物:突变率通常是用每一配子发生突变的概率,即用一定数目配子中的突变配子数表示。 例如,玉米籽粒7个基因的自然突变率,彼此各不相同,其中有的较高,如R基因在每百万个配子中的平均突变率为492;有的较低,如Sh基因仅为1.2,两者相差高达500倍。 ②.无性繁殖的生物:如细菌的突变率是用每一细胞世代中每一细菌发生突变的概率,即用一定数目的细菌在分裂一次过程中发生突变的次数表示。 例如,大肠杆菌在一个世代中一个细胞发生的突变率。链霉素抗性基因strR为4×10-10,乳糖发酵基因1ac-为2×10-7。两者突变率亦表现很大的差异。 5.突变率的测定: ① 花粉直感:估算配子的突变率。 例: 这在当代籽粒上即可发现(理论上应全部为Susu)。 如果10万粒种子中有5粒为甜粒,则 突变率= 5/100000 = 1/2万 ② 根据M2出现突变体占观察总个体数的比例进行估算。 突变率:M2突变体数/ 观察总个体数 玉米 非甜Su 甜粒su P susu ? SuSu F1大部分为Susu,极少数为susu 对父本进行射线处理 6.禾谷类作物(如稻、麦) 往往有几个幼穗原始体,其体细胞突变常发生在于其中一个,因而又影响一个穗子、甚至其中部分籽粒。 如果是隐性突变则必须分株分穗收获,然后分别播种几代才能发现突变性状,这时突变率的测定应以单穗或籽粒作为估算单位。 自交 单穗收获 自交 单株 收获 二、生化突变的鉴定 19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0 生物和技术制药.ppt
- 11微生魏惋的分类.ppt
- 12.第十和二章-RNA的生物合成.ppt
- 1.第一蘸吐 土方工程.ppt
- 13.7全泛痛射.ppt
- 13平平春皖积木.ppt
- 13、平坪徒搭积木.ppt
- 13平平春皖积木2.ppt
- 15碳水缓童合物.ppt
- 17 第十和七章RNA的生物合成.ppt
-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题扫描版含答案.doc
- Unit6SunshineforallStudyskills课件-牛津译林版八年级英语下册.pptx
- Unit3After-schoolactivitiesLesson2Avisittoafarm课件冀教版(2024)英语七年级下册.pptx
- 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课件-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pptx
- Unit2BesportybehealthyReading课件-牛津译林版(2020)高中英语.pptx
- Unit2Differentfamilies第三课时(课件)-人教PEP版(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pptx
- 服务业的区位选择教学课件-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pptx
- 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课件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pptx
- 国家海洋权益与海洋发展战略课件高一地理中图版必修2.pptx
- 工程变更管理细则.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