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眼视光课件)双眼视觉功能检查和分析.ppt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Amp检测的影响因素 单眼和双眼测量: 单眼测量:调节(移近法和移远法) 双眼测量:集合性调节(移近法和移远法) 双眼的调节幅度高于单眼(Duane ) 个体差别,年龄因素 注视角度:越往下,AMP越大 视标的尺寸 * Amp检测的影响因素 年龄:调节幅度随年龄的增加有下降趋势 Donders-Duane公式: 最小调节幅度=15-0.25×年龄 平均调节幅度=18.5-0.3×年龄 最大调节幅度=25-0.4×年龄 * DONDER’S TABLE age amplitude age amplitude 10 14.00 45 3.50 15 12.00 50 2.50 20 10.00 55 1.75 25 8.50 60 1.00 30 7.00 65 0.50 35 5.50 70 0.25 40 4.50 75 0.00 * 调节幅度检测的影响因素 气温:赤道附近容易老视 屈光不正:近视者Amp高 * 调节反应 调节刺激与调节反应: 调节刺激:眼前某视标至眼镜平面的距离(米)的倒数 调节反应:个体应对某调节刺激所产生的实际调节量 调节超前:调节反应大于调节刺激 调节滞后:调节反应低于调节刺激的屈光度的量 调节反应有个体差异 * 调节反应测量 MEM动态检影法 测试卡于普通检影镜上 (40厘米工作距离) 举例:屈光不正为-1.50D,注视距离为40cm,调节刺激为2.50D,此时屈光状态为-4.00D,如果给以-1.50D镜片,影动为: 顺动(调节滞后), 逆动(调节超前), 中和现象(调节刺激=调节反应相等) 中和顺动所需的正镜片度数=调节滞后量 记录;MEM OD +1.00D, OS +1.00D * 调节反应测量 Nott动态检影 视标卡(距离眼镜40cm)在检影镜前 顺动(调节滞后),逆动(调节超前),中和现象(调节刺激=调节反应相等) 调节滞后,后移检影镜直至看到中和检影反光, 调节滞后=2.5-检测距离(米)的倒数 * 融合交叉柱镜(FCC) 双眼进行,低照明条件下测量 负轴设置在90度方向上,测量过程中保持位置不改变 视标:十字视标 设置近瞳距 参考值:+0.25D--+0.75D * FCC 垂直线清 降低照明 水平线清或一样清 加+0.25D到垂直线清 减少正镜到同样清 垂直线清 垂直线清 反转JCC棱镜轴 垂线倾向 水平线清 调节超前 * 相对调节 负相对调节(NRA): 在集合保持固定的情况下,能最大放松的调节量 近距矫正基础上所增加正镜至模糊的度数 正相对调节(PRA): 在集合保持固定的情况,能做出的最大调节量 近距矫正基础上所加负镜至模糊的度数 * 正负相对调节 视标放置:眼前40cm处,照明良好,最佳视力上一行 先做NRA,再做PRA 终点:视标持续模糊 记录: 正常值 非老视者:NRA/PRA:+2.00/-2.50 老视者: 变化较大,(Add+NRA)+2.50D 老视附加矫正后,NRA=PRA * 调节灵活度 定义:调节刺激在不同水平变化时所做出的调节反应速度 +2.00D反转拍测量 记录:单眼和双眼调节灵活度 * 调节灵活度测量 单眼或双眼,非老视者 视标:差眼最佳近视力上一行或二行,固定于40cm 良好照明 当双眼小于8cpm,进行单眼检查 参考值 8-12y:5cpm bin;7cpm mono 13-30:8cpm bin;11cpm mono 30-40:9cpm bin 两眼间相差小于4cpm * 张力性调节 (暗调节或暗焦点 ) 定义:人眼在无任何视觉刺激情况下的一种静息调节状态 解剖基础:睫状肌的张力 生理基础;植物神经包括副交感神经和交感神经的神经兴奋 与屈光不正的发展、器械性近视与夜间近视有关 * 近感知性调节 定义:由于心理感知视标不断移近或观察视标的器械在眼的近处而产生相应的调节反应 可能是影响视觉疲劳的因素之一 * 第三节 调节和聚散的解剖和生理 * 调节的生理 与晶体形状改变有关(Helmholtz证实): 晶状体的前表面向前拉伸 晶状体的后表面几乎不变 晶状体的中间变凸,晶状体的周边区几乎不变,成一球形 睫状体 悬韧带 虹膜 角膜 * 调节的机制(一) 副交感神经对睫状肌的支配-兴奋作用 E-W核 中脑 动眼神经 眶隔 眶下裂 睫状神经节运动根 睫状短神经 睫状肌 下斜肌肌支 * 调节的机制(二) 交感神经对睫状肌的支配 抑制作用(肾上腺素β2受体) 作用较小(-1.5D) 作用慢(10~40秒) 颈交感干 颈上神经节 海绵窦 睫状神经节的交感根 睫状短神经 颈内动脉 睫状长神经 睫状长神经 睫状肌 * 聚散(Vergence)的机制 集合(convergence)和发散(divergence)

文档评论(0)

autohh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