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政治总复习一轮复习课件26求索真理的历程(新人教必修4).ppt

2013高考政治总复习一轮复习课件26求索真理的历程(新人教必修4).ppt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3高考政治总复习一轮复习课件26求索真理的历程(新人教必修4)

第二单元 创新课堂 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   1.本课作为认识论的范畴,是高考考查的重点。选择题和材料题数量较多,选择题主要呈现由基本概念的考查向深层次理解过渡,材料题多以体现类和措施类为主。 2.最近两年高考试题多以立足人类科技进步和发展方式的转变,考查对实践与认识辩证关系、真理的特点,以及人们认识过程的理解。特别是材料题最近两年多集中在对认识过程的考查。 【考情分析】 本年度重大科技进步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变,是复习必备的时事材料,所以我们在复习中可以重点结合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认识的过程来分析:人类应对自然灾害的案例;我国航天科技进步;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完善;经济工作会议的内容。 【考向预测】 重点提炼: 1. 实践的概念: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2. 实践的特点:①客观物质性;②主观能动性;③社会历史性。 3.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种反映只有在实践中在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完成。 【特别提醒】 认识来源与认识途径 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但对个人而言,既可以通过亲身参与实践活动获得直接经验,也可通过知识的学习和传递而获得间接经验。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是人获取知识的两条途径,但认识的来源只有实践。 实践 【考点精析一】 (2)实践是认识的动力 ①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 ②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 ③实践锻炼和提高人的认识能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①客观事物自身不能回答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它。 ②主观认识本身不能自言其明,不能验证自身是否正确。 ③只有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的东西,才能检验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是否相符合。而处在主观和客观交汇点上的只有实践。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认识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如果有了正确认识,却脱离实践,不为实践服务,认识就会失去实际意义。 【特别提醒】 正确区分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强调的是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强调的是认识的动态发展是由实践推动的;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强调的是实践能够把主观与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强调的是认识要回到实践中去,服务于实践。 拓展深化: 1. 实践客观性与能动性的关系 (1)区别:①实践的客观性是相对于人的主观认识而言。之所以说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是因为其构成要素,即实践的主体、对象、手段都是客观的物质的。②实践的能动性是相对于动物的纯粹适应自然的本能活动而言的。之所以说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其原因在于实践的主体是人。 (2)联系:二者是辩证统一、互相渗透的。意识的目的性、计划性、创造性都是以客观性为基础的;而主体的客观性又渗透着能动性;坚持实践的客观性主要体现了唯物主义观点,坚持实践的能动性则主要体现了辩证法的要求。割裂二者的片面观点是错误的。 2. 正确理解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2)认识反作用实践,这种反作用具有双重性。错误的认识对实践具有阻碍作用,正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促进作用,科学的理论对实践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 (3)实践的决定作用与认识的反作用,是两种不同的作用,二者不能等量齐观。其中决定作用是前提和基础,反作用受决定作用的制约。坚持实践第一、实践决定认识就坚持了唯物主义,坚持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就坚持了辩证法。 (4)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要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实践只有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才能避免盲目性,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理论也只有和实践相结合,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实现认识世界的目的。由于客观实际是千差万别的,又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因此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必须做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误区警示】 误区1:实践既是一种客观的活动,又是一种主观的活动。 评析: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物质性活动”,此观点割裂了实践的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统一,因而是错误的。 误区2:实践是社会性的活动,单个人的实践活动是不存在的。 评析: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既可以采取集体行动的方式,也可以表现为单个人的活动,无论采取哪种方式,都是社会性的活动。实践的社会性,排斥的只是孤立的活动,并不排斥单个人的活动。同时,个人的活动也不排斥实践的社会性。 误区3: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唯一动力。 评析:认识是多种力量作用的结果,但实践则是认识发展的主要动力,是认识发展的第一推动力。认识工具的变革、科技的进步、知识的创新都能推动认

文档评论(0)

zhuwenmeijia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13614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