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随笔二篇》教案 - 中职首页.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艺随笔二篇》教案 - 中职首页

PAGE    PAGE 1       《文艺随笔二篇》教案    石家庄外国语师范学校 杨爱国    【教学目标】 1.学习著名学者治学为文的态度以及本文所论述的读书方法。   2.理解文艺随笔的体裁及特点。 3.学会品味语言,积累成语。   【教学重点】 1.品味语言的严密准确。  2.学习“不求甚解”的读书方法,注重写作中的“炼字”。  【教学难点】   1.正确理解两篇随笔的主旨。  2.如何在写作中“炼字”。 【教学方法】   1.小组讨论。   2.讲练结合。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检查预习,导入新课  1.“成语接龙”游戏:以组为单位,在黑板上接一条成语长龙,多者为胜。 (语文游戏引入课堂,活跃气氛。游戏中同学会发现:积累成语量有限,且由于对成语意思不理解而别字频出。以此激发学生平时多积累,养成多写多用成语的习惯) 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两篇随笔,都是以成语为题目的,不仅如此,文中还有许多成语,要求同学们整理出来,解释并造句。  (1)请同学解释“不求甚解”和“咬文嚼字”。 不求甚解:原指读书要领会精神实质,不必咬文嚼字。现多指只求懂得个大概,不求深刻了解。(《现代汉语词典》) 咬文嚼字:过分地斟酌字句(多用来指死抠字眼儿而不领会精神实质)。(《现代汉语词典》)  (2)请同学用两个成语的不同义项造句。   (3)在使用中有什么发现?  “不求甚解”,旧指读书方法,是褒义词;现在多指做事态度不认真,是贬义词。  “咬文嚼字”,多指一种读书做事的坏习惯,属贬义词。 由此来看,这两篇文章的题目只是圈定了论述的范围,到底作者借用这两个成语做怎样的文章,还需细读文章才知道,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开始我们第一课的学习。 (学生能做的老师不代劳,如查阅工具书,造句练习,分析感情色彩,都由学生来做,同时使学生对这两篇文章的学习有了好奇心。)  二、解题  1.文艺随笔   属于笔记文学,是对文艺问题有所感而随手写出的一种具有独特形式的散文。它篇幅小,形式多样,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朴素自然,意味隽永,以质朴见长。  2.了解作者 马南邨(1912—1966),邓拓的笔名,原名邓子健,又名邓云特,福建省闽侯县人,当代著名的思想理论家和散文作家。1930年参加“左联”,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晋察冀日报》社长等职,全国解放后先后担任《人民日报》社社长、总编辑及《前线》杂志总编辑和北京市文教书记等职。1962年3月,以“马南邨”的笔名在《北京晚报》开辟《燕山夜话》杂文专栏一直写到同年9月2日。邓拓的杂文寓教于乐,针砭时弊,集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十年动乱初期,被“四人帮”迫害致死。   本文写作于1961年,当时我国处在经济困难时期,邓拓同志应《北京晚报》的要求,遵照毛泽东同志倡导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以提倡读书、丰富知识、开阔眼界、振奋精神为宗旨,开设了《燕山夜话》专栏。在为合集写的自序中他说:“我们生在这样伟大的时代,活动在祖先血汗洒遍的燕山地区,我们一时一刻也不应该放松努力,要学习得更好,以期无愧于古人,亦无愧于后人!”《不求甚解》就是《燕山夜话》中的一篇代表作。   3.杂文   杂文是散文的一种。它题材多样,形式灵活;多为有见地的片段感想或偶然一得。杂文要求内容有很强的针对性,能针对某一事物或某一观点发表意见;还要求有说理的形象性,即能够从一个人、一件事、一个故事、一种现象出发,运用对照、联想、比喻、类比等方法,做到以小见大,揭示主题;同时要求语言丰富多彩。杂文的作用是揭露、批判弊病,帮助、团结、教育人民,讽刺、打击敌人。 (介绍作者时提到了“杂文”,学生会有疑问,故进一步解释,明白在归类上,有交叉现象。) 三、研读课文 1.朗读  让三个学生分读全文,其余的同学一边听一边思考: (1)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本文提倡的是“不求甚解”读书法。说了本词的来历、含义,举了名人读书的例子。 (2)三位同学读得好在哪里?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听读,整体感知全文的内容。对同学的朗读进行评价。)  2.速读   边读边画: (1)作者对“不求甚解”的看法。 (2)理解“不求甚解”在本文中的含义。  (3)画出表明作者观点的句子。  (4)找出举了哪些名人的例子。  (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解决问题的过程,是细读的过程。)   3.同桌交流  4.整理回答 (1)作者对“不求甚解”的看法。  (指名)答:课文第一自然段,“不必提倡”,“反对……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 (面向全体)问:这是什么样的态度,肯定?否定? 答:肯定,谨慎地肯定。  问:哪些词语可以证明?  答:“一般人”,“常常”,“任何问题”,“其实也不尽然”,“虽然……

文档评论(0)

zhuwenmeijia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13614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