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初三政治上学期第三轮复习专题训练4
明师教育- 中小学课外辅导卓著机构
初三政治上学期第三轮复习专题训练4
命题点一:科教兴国,发展科技
热点聚焦
材料一:我国成功发射遥感卫星21 号 2014 年9 月8 日11 时22 分,我国在太原卫
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卫星21 号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
道,此次任务还同时搭载发射了国防科技大学研制的天拓2 号卫星。这是我国时隔1 个月后
再度发射遥感卫星,也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193 次飞行。
材料二:我国将发射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 我国将于2015 年前发射新一代北斗导航卫
星,开展新技术和新体制试验验证,适时加入卫星网络,并于2015 年前后开始提供服务。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计划于2020 年前后实现全球覆盖。
材料三:“蛟龙”号携青奥会火炬下潜 5555 米2014 年7 月19 日,蛟龙”号计划进行
第三次潜航,共3 名下潜人员,“蛟龙”号携青奥会火炬下潜5 555 米。
相关链接:“天宫二号”我国将发射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我国对地观测卫星分辨率精
确到1 米;我国自研中低速磁悬浮列车问世;公安部利用高分一号卫星数据和高分专项先期
攻关成果。成功发射遥感卫星20、21 号;“高分二号”卫星成功发射。
考点链接:①我国的科技成就 ②科技创新的重要性 ③科教兴国战略
材料一、二 相关设问
1. 请谈谈遥感卫星21 号成功发射、自研中低速磁悬浮列车问世等得以顺利完成任务的根本
原因和主要原因。
⑴ 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
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⑵ 主要原因:坚持党的正确领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
强,为科技创新提供了雄厚的经济基础;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努力推进
科技创新,积极贯彻“四个尊重”方针;广大科技工作者发扬了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团结
合作的精神;社会主义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和平发展的国际国内环境等等。
材料三 相关设问
2. “蛟龙”号携带青奥会火炬下潜和遥感卫星20、21 号“高分二号”卫星等的成功发射说
明了什么?
⑴ 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在一些科技领域已步入世界先进国家行列。
⑵ 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取得重大成果。
⑶ 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
⑷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综合设问
3. 举例说明我国最近几年在科技方面取得的成就:
⑴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成功下潜到7 000 米,创造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
⑵ 神舟十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
⑶ 成功发射“嫦娥三号”探月卫星;
⑷ 自主研制超千万亿次的计算机“天河二号”等。
4. 我国取得上述成就得益于我国正在实施的哪一战略?请谈谈实施该战略的现实意义。
⑴ 科教兴国战略。
⑵当前综合国力的竞争,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人才是核心。我国科技和教育
的整体水平不高,制约着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使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面临着巨大的
压力。为了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使我国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就必须实施科教
明师教育- 中小学课外辅导卓著机构
明师教育- 中小学课外辅导卓著机构
兴国战略,把科技和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大力发展科技,尤其是高新科技,大
力发展教育,培养更多的人才,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变为巨大的人才资源优势。我国实施
科教兴国战略,是时代的正确选择。
5. 我国取得巨大科技成就有何重要意义?
⑴ 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和科技实力,提高我国现代化水平,促进国防科技工业
技术进步和能力建设,增强国防实力和综合国力,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
⑵ 有利于推动我国科技发展,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
⑶ 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振奋民族精神。
⑷ 有利于进一步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
6. 我国为什么要高度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
⑴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科技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综合
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⑵ 目前,我国的科技、经济发展,总体上与世界先进水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关于2011年固定资产清查工作的报告.doc
- 关于2017年上海大学生骨干培训班.doc
- 关于举办2015年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PDF
- 关于全省国有企业出清重组僵尸企业.doc
- 关于公示第二届广州高校学生知识产权.doc
- 关于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和细菌耐药监测工作的通知.PDF
- 关于召开全市公证处主任会议的通知.doc
- 关于哥斯达黎加项目投资环境风险分析及应对策略研究.PDF
- 关于四川景云祥通信股份公司挂牌申请.PDF
- 关于在元旦春节期间开展红红火火.doc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45390-2025动力锂电池生产设备通信接口要求.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45393.2-2025信息技术 建筑信息模型(BIM)软件 第2部分:参数化模型.pdf
- GB/T 45393.2-2025信息技术 建筑信息模型(BIM)软件 第2部分:参数化模型.pdf
- 《GB/T 45393.2-2025信息技术 建筑信息模型(BIM)软件 第2部分:参数化模型》.pdf
- GB/T 10184-2025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pdf
- 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海外监管公告 - 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上海复旦张江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2024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邮政储蓄银行2024年可持续发展报告.pdf
- 豫园股份:2024年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pdf
- 南京熊猫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海外监管公告 - 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