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监管不完备性、国家信誉淡出及自律管理——一个不成熟市场视野中的中国银行业自律管理制度变迁.pdf

监管不完备性、国家信誉淡出及自律管理——一个不成熟市场视野中的中国银行业自律管理制度变迁.pdf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07年11月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Nov..2007 of Normal andSocial 第36卷第6期 JournalShaanxi SciencesEdition) Vd.36No.6 University(Philosophy ■经济学研究 监管不完备性、国家信誉淡出与自律管理 ——一个不成熟市场视野中的中国银行业自律管理制度变迁 李华民 (广东金融学院华南金融研究所,广东广州510521;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广东广州510632) 摘要:法律与监管的不完备性决定了行业自律管理的存在空间,与WTO制度接轨的“时间约束效应”以及 国家信誉淡出政府银行的必然性,主导了中国银行业自律管理制度的发源与诞生。私人部门合作能力不强和市场 惩罚主动性不足决定了中国银行业自律管理制度完全通过市场自然演进生成的不可预期性,也决定了制度变迁的 政府主导特征。在现阶段,中国银行业自律管理的制度效率至少部分地来源于对特殊体制资源的动员和利用,来 自于政府监管部门的“外生”驱动。伴随着中国金融改革与开放的纵深推进,政府驱动型行业自律管理制度,必然 向以市场惩罚为核心运作机制的内生性自律管理制度演变。政府的政策应该主动催化这种替代进程。 关键词:政府监管;国家信誉;自律管理制度;声誉效应机制;市场惩罚机制 中图分类号:F83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4283(2007}06—0079—09 收稿日期:2007—06—10 基金项目:广东省自然秘学基金项目(7005645) 作者简介:李华民(1967一),男,河南濮阳人,广东金融学院华南金融研究所所长、教授,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 管理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经济学博士。 三纸公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银行业协会①…1已 式屹J而构建起来的国家银行或者地方政府注资的 从建设阶段步人了常规运作轨道并悄然提速,也标 商业银行③,在市场化改革进程中,都必须重新界定 志着自律管理开始成为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体系② 政府角色,有效还原作为出资人的政府的完整市场 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制度运作效率与绩效往往受 角色以及优化与此紧密相关的监管制度引3,这意味 其初始条件及外部环境的制约,而发源于中国经济 着需要重新界定政府对微观机构的介入边界,并规 转型时期、存在于中国人文环境中的中国银行业自 定了曾经注入到政府银行的国家信誉的淡出。次 律管理制度及其组织形态,必然有其不同一般的发 之,与WTO制度接轨的“时间约束效应”,使得政府 生逻辑与效率机制。正因为如此,有关合适于中国 经济社会转型背景中的自律管理的制度效率约束条 件的研究,应当受到重视。本文意在探究中国银行 ①之所以要提到中国银行业协会,是因为自律管理不 业自律管理制度的生成逻辑及效率决定的现实条 是仅有制度就可以自动实现的,它需要一个超越个体银行企 件,并由此推演其变迁趋势。 业之上、切实代表全行业利益的、运作日常工作的实体组织 形态。 一、特殊发源逻辑:一种主导型制度变迁 ②政府监管、机构内控、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构成银 (一)政府主导的制度变迁特征 行业“四位一体”的监督管理体系。 转型时期的中国经济与社会制度变迁,处处体 ③在下文中,无论是中央政府注资的商业银行,还是地 现着政府主导特征。首先,脱胎于社会主义组织形 方政府注资的商业银行,通称为“政府银行”。

文档评论(0)

05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