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八章 古代的文体 第九章 古代汉语的修辞方式
宋代:《文苑英华》、《唐文粹》、《宋文鉴》。 元代:《元文类》。 明 · 吴 讷 《文 章 辨 体 》--59类 徐 师 曾 《文 体 明 辨》-127类 贺 复 征 《文章辨体汇选》-132类 清 · 姚 鼐《古 文 辞 类 纂》- 13类 分文体为十三类:论辩类、序跋类、奏议类、书说类、赠序类、诏会类、传状类、碑志类、杂记类、箴铭类、颂赞类、辞赋类、哀祭类。 曾 国 藩 《经史百家杂钞》--11类 古今分类对照 (一)史传文 史传文(历史散文)-1 史传文(历史散文) -2 (二)说理文 定义 说理文,又叫论说文,是一种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辨明是非正误为主要目的的文体。 特点 刘勰《文心雕龙·论说》:“原夫论之为体,所以辨正然否;穷于有数,追于无形,钻坚求通,钩深取极;乃百虑之筌蹄,万事之权衡也。” 源流 我国古代的说理文从诸子散文开始。最早的说理文《论语》,先秦还有《墨子》、《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 最早的单篇论文 汉·贾谊《过秦论》。 分类 明·徐师曾《文体明辨》,把“论”列为八品:理论、政论、经论、史论、文论、讽论、寓论、设论。 现代文体观:分为哲学论文、政治论文、史论和文论等。 古代从题名和写作的角度:分为论、说、辩、原等体。 论:概括各种学说集中研讨一个问题,重在见解精深、逻辑严密 说:阐述关于某一事物、某方面问题的道理带有杂文、杂感的性质 辩 原 解 (三)杂记文 源流 东汉·马第伯《封禅仪记》,第一篇真正的杂记文。 魏晋渐多,陶渊明《桃花源记》、王羲之《兰亭集序》等。 唐宋成熟期,唐宋八大家;柳宗元“永州八记”,是杂记文的典范作品。 明清繁荣期,明·徐弘祖的《徐霞客游记》,是杂记文发展史上的丰碑。清·方苞的《狱中杂记》、龚自珍的《病梅馆记》,是该时期的代表作。 特点 以记叙为主,也有夹叙夹议,甚至议论多于记叙的,如范仲淹《岳阳楼记》。 表现手法较多,常用的手法有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等。 内容 笔记文 一部笔记著作常常兼有多方面内容 (四)应用文 定义 应用文是处理日常事务时所使用的应用性文体。 种类 奏议、诏令、碑志、哀祭、送序、箴铭、颂赞等。 1 奏议 、诏令 2 碑志 3哀祭 4铭、箴 5颂赞 颂赞的不同之处 颂要内容典雅,严肃庄重; 赞要简明扼要,清楚明白。 从语言形式上看,颂赞文属于韵文,从作用上看,属于应用文。 6 序跋 附 赠序 一 修辞概说 定义 “修辞”最早见于《易·乾·文言》:“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 《系辞》:“其旨远,其辞文,其言曲而中”。 《礼记·表记》:“情欲信,辞欲巧”。 《左传·襄二十五年》引孔子的话云:“言之不文,行而不远”。 选用最恰当的语言形式以加强表达效果的功夫,就是修辞。 作用 学习一些修辞的基本知识,对阅读古书会有很大的帮助。如 《世说新语·自新》“平原不在,正见清河”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三年,将拜君” 二 常用的修辞方法 陈望道《修辞学发凡》分35种, 杨树达《汉文文言修辞学》分15种, 《辞海·语言文字分册·修辞学》分25种。 3 引文 所谓引文,就是引用古代典籍上的文字,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先秦著作以引经为主,汉代以后,引文则面广且繁。例如: 《左传·隐公元年》:“《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 《孟子·梁惠王上》 “《诗》云:‘他人有心,予恃度之。’夫子之谓也。” 1 明引 直接说出引文的出处,或书名、作者,使人一看即知。 2 暗引 不指明引文出处。例: 曹操《短歌行》:“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李白《与韩荆册书》:“一登龙门则声价十倍,所以龙蟠凤逸之士,皆欲收名定价于君侯。” 魏征《述怀》:“中原初逐鹿,投笔事戎轩。” 征引:即引前人之句而反其意。 庾信《哀江南赋》:”天道周星,物极不反。” 李白《沐浴子》:”沐芳莫弹冠,浴兰莫振衣,处世忌太洁,至人贵藏晖”。 徐光启《甘薯疏序》云:”庶几哉,桔逾淮弗为枳矣。” 3 博喻 博喻就是用多个喻体说明同一个本体。特点在于能深入浅出地说明一个道理,使人对所论证的命题确信无疑,因而可以增强文章的逻辑说服力。如: 苏轼《百步洪》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