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生产理论(微观经济学-哈工大,周燕).ppt

第四章 生产理论(微观经济学-哈工大,周燕).ppt

  1. 1、本文档共7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 生产理论(微观经济学-哈工大,周燕)

生产理论研究的是生产者的行为。生产者在经济学中称为厂商,是指能作出统一生产决策的经济单位。 生产者利润最大化的实现涉及到的问题: 投入的生产要素与产量的关系。即如何在生产要素既定时使产量最大,或者换句话说,在产量既定时使投入的生产要素为最少。这就是如何使用各种生产要素。 成本与收益的关系。要使利润最大化,就是要使扣除成本后的收益达到最大化。这就要进行成本――收益分析,并确定一个利润最大化的原则。 市场问题。市场有各种状态,即竞争与垄断的程度不同,当厂商处于不同的市场上时,应该知道如何确定自己产品的产量与价格。 本章生产理论主要回答第一个问题。?? 4.1 生产与生产函数 1、生产与生产要素 生产:生产是对各种生产要素进行组合并制成产品的行为。也就是在生产中要投入各种要素并生产出产品,这是生产。 生产要素:是指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资源(包括劳动、资本、企业家才能)还有土地(包括矿藏、水利等自然资源)。 2、生产函数 生产函数是表示生产要素投入量的某一种组合同它所能生产出来的最大产量之间的依存关系。也就是说某几种生产要素投入按照某种方法组合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 如果用Q代表总产量 ,L——劳动,K——资本,N——土地,E——企业家才能。那么生产函数为: 在经济学中,生产函数的形式有多种,最常见的一种就是“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形式如下: (0a1,K、L0) 其中:Q—产量,L—劳动投入量,K—资本投入量。A是正的系数,它表示固定的技术水平。 a为小于1的正数。通过统计资料算得A=1.01 ,a=0.75这个函数可具体定为: a也叫做产量的劳动弹性。1-a也叫做产量的资本弹性。 还有一种常见的生产函数: 线性生产函数 3、技术系数 技术系数是指为生产一定量某种产品所需要的各种生产要素的配合比例叫技术系数。 生产各种不同产品时,各种生产要素配合的比例是不同的,虽然各种产品生产中要素配合的比例千差万别,总的看可分两种: 固定技术系数:指生产某种产品所需要的各种生产要素的配合比例不改变。 可变技术系数:指生产某种产品所需要的各种生产要素的配合比例是可以改变的。 在短期内,某些投入要素是变动的,但至少有一种投入要素是固定不变的。 在长期内,所有的投入要素都是变动的。 4.2 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 4.2.1 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 表示资本量不变,这时的产量取决于 劳动L,所以生产函数也可写成; 要了解一种要素变动,而其它要素固定不变时,产量变动情况还要明确三个概念。 4.2.2 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 1、总产量(Total product简称TP)是指生产要素即定的情况下所生产出来的全部产量 2、平均产量(Average product简称AP)是指平均每单位生产要素所生产出来的产量; 3、边际产量(Marginal product简称MP)是指在其它投入要素不变的情况下每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所增加的总产量 ; 对于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用表和图的形式进行分析,并可以从这类图、表的变化中找出规律性东西,我们举例说明: 假定生产某种产品中的所用的生产要素是资本与劳动,其中资本是固定的,劳动是可变化的,我们可以作出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表: 当 MP AP时, AP是上升的 当 MP AP时, AP是下降的 当 MP = AP, AP处于它的最大值上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包括以下内容: 技术不变; 其他投入要素固定不变; 随着某一要素增加,边际收益先递增,然后递减; 要素是同质,不存在技术与非技术要素的区别。否则要素的质不一样,连续投入变动要素可能不会导致边际收益的递减。 4.2.3 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区域 第一区域:是劳动量从零增加到A这一阶段,由于要素的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随着要素的增加平均产量也增加的,所以一般不把要素的投入停止在第一区域。 第二区域:劳动量从A增加到B这一阶段,这时平均产量开始下降,边际产量递减,即增加劳动量仍可使边际产量增加,但增加的比率是递减的。由于边际产量仍然大于零,总产量仍在增加。在劳动量增加到B时,总产量可以达到最大。 第三区域:很明显,一旦过了B点,要素投入量增加了,但总产量反而减少了,所以,劳动量增加超过B之后是不利的。 所以,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应在A—B之间,但在这一区的哪一点上最适合,还要考虑投入要素的成本。 4.3 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 4.3.1 等产量曲线 1、含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