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语文:第2单元《孟子》选读 二、王何必曰利 同步教学课件(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ppt

语文:第2单元《孟子》选读 二、王何必曰利 同步教学课件(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ppt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语文:第2单元《孟子》选读 二、王何必曰利 同步教学课件(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金品质?高追求 我们让你更放心 ! ◆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配人教版)◆ 金品质?高追求 我们让你更放心! 返回 ◆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配人教版)◆ 二、王何必曰利 《孟子》选读 孟子名言集锦 (二) 1.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 2.仁者无敌。 3.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4.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 5.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6.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7.仁则荣,不仁则辱。 8.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己。 一、字音识记 1.遗其亲(yí)      2.利与善之间(jiàn) 3.士庶人(shù) 4.万乘之国(shènɡ) 5.孳孳为善(zī) 6.弑其君(shì) 7.不餍(yàn) 8.禅让(shàn) 二、通假字 愿闻其指(通“旨”,主要意思) 四、古今异义 1.何以利吾家 古义:卿大夫的采地食邑 今义:家庭 2.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 古义:这样却 今义:连词,表转折 五、词类活用 1.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名词使动用法,使……得到利益 2.苟为后义而先利 名词意动用法,以……为先 3.我将见楚王说而罢之 动词使动用法,使……停止 4.不远千里而来 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远 六、文言句式 1.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 判断句 2.先生将何之 宾语前置句 3.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 宾语前置句 4.孟子遇于石丘 省略句、状语后置句 5.秦、楚之王悦于利 状语后置句 启迪智慧 1.孟子如何辩证地看待利与义的关系? 明确:本文中,孟子并不是要梁惠王绝对不考虑利,而是启发他把仁义放在私利之上。按孟子的说法,推行仁义才是大利之所在。孟子数落宋,并不是反对他去制止秦、楚两国之间的战争,而是反对他从“利”的角度去劝说两国国君。 2.唯利是图的价值观有何危害?谈谈自己的看法。 明确:唯利是图这种价值观完全忽视了“义”的要求,把求利作为终极目标,为了追求“利”的最大化,必然会不择手段,这样就会使人丧失对道义的关怀,不关爱、不体恤他人,如果人人如此,那么社会必将陷入无序状态,阻碍社会的正常发展。 3.请谈一下孟子“义利观”的现实意义。 明确:孟子强调“义在利先”,义利不能兼顾时,宁取义不取利,这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同时应看到,个人在符合法律的范围内或不违犯法律的前提下追求利也是正当行为,也是社会前进的动力之一,如果完全否定了“利”的需要,就会挫伤个人发展的积极性,所以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应辩证地看待“义利”关系,不能只顾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 4.选文运用了大量排比,请分析其作用。 明确:排比可以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这在“宋将之楚”这一节中得到了鲜明的体现。正面的例子从三方面说,“为人臣者怀仁义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仁义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仁义以事其兄”,这样,多方面采取排比修辞,明白晓畅,节奏分明,让人易于接受。 5.选文是如何运用正反对比论证来说理的? 明确:从“孟子见梁惠王”这节可以看出,提出观点之后先说一通利字当头的坏处“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接着说一通推行仁义的好处“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这样正反对比,使主旨更加鲜明,把应该何去何从的道理说得明快有力。 归纳主旨 本文所选三篇文章均阐述了孟子对“利”的看法。在利与义的关系上,孟子极力主张“先义而后利”“重义轻利”。孟子的这种把仁义张扬在私利之上的价值观,对于我们对人生的追求仍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解析:A项,为了;做。B项,就是;却。C项,这;结构助词“的”。D项,均为介词,用。 答案:D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上下交征利 交互 B.吾闻秦、楚构兵 交结,连结 C.先生之号则不可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