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三古诗鉴赏
在高考中,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的主要考查角度是分析诗歌的内容,把握作者寄寓的感情,并且有时和表达技巧、形象鉴赏结合在一起。 在实际考查中,本考点主要分三个层次进行考查:①思想情感的评价;②主旨内容的评价;③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 (2014·北京卷)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奉陪郑附马韦曲① 杜 甫 韦曲花无赖,家家恼煞人。绿樽须尽日,白发好禁②春。 石角钩衣破,藤梢刺眼新。何时占丛竹,头戴小乌巾。 【注】①韦曲:唐代长安游览胜地。杜甫作此诗时,求仕于长安而未果。②禁:消受。 小技巧: 1.题目告诉你哪些信息? ①最后两句是“何时占丛竹,头戴小乌巾”;②理解这两句的含意和感情;③要理解注解的手法及含义。 2.“何时”“占丛竹”“小乌巾”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何时”指什么时候,表达了一种渴望;“占丛竹”可知诗人对韦曲自然美景的喜爱;“小乌巾”由注解可知传达出了归隐之意。 我想对自己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朝为官共三十余年,历任清要之职,家中没有什么积蓄。为人恭俭温良仁慈,从未以喜怒形于颜色。而亲近贤才,屈身交接士人,荐举后辈,虽然位尊年高,一点倦怠的神色都没有。一心沉浸于研习古代典籍,手不释卷,直至生命终结。大历七年去世,享年八十一岁。这年的春天,于休烈之妻韦氏去世。皇上特别降诏追赠韦氏为国夫人,下葬那天提供仪仗鼓吹。等到听说于休烈去世,追思痛悼许久,褒奖追赠他为尚书左仆射,赐给助丧用绢百匹、布五十缎。皇帝派遣谒者内常侍吴承倩去宅第宣旨慰问。儒者所受之恩宠,很少有能和他相比的。 分析思想情感,就是理解诗歌所表现的生活内容,把握其情感基调,分析其社会意义,评判其深层内涵;对古代诗歌中流露出来的复杂情感,能站在一定的高度进行客观具体的分析评价。 1.这首诗体现了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2.该句(联)蕴含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3.试比较诗歌中(或两首诗)的不同情感。 本诗主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试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你分析] 1.定基调:抓住直接陈说情感的词“愁”,从而确定诗歌的情感基调。 2.抓关键词:抓住“晚岁”“华发”说明慨叹年华老去;抓住“壮心偶傍”“醉”说明“壮志难酬”;读诗了无睡意是对愁情的深化。 3.找原因:综合起来,一切都是因为“壮志未酬、壮志难酬”而产生的“愁”。 [答案] 主要表达了作者壮志未酬的忧愁和苦闷。作者已头发花白却不得重用,佳节时愁苦叹息,只能在酒醉中偶露雄心,因愁思而寒夜无眠,凡此种种,都表现了作者壮志未酬的忧愁和愤懑。 简析“大江东去水悠悠”与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表达的不同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作者的观点态度包括:对事物、人物的态度,对社会现实的态度,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态度;对人生的感悟;等等。所谓“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是指在把握文中观点和作者态度的基础上,对作者的观点和态度作出自己的评价,如作者的观点是否正确,认识是否全面,论述是否透彻,感情是否健康,对读者有什么有益的启示,在今天有什么现实意义等。另外,有时还需要对别人的评价进行分析比较,作出正确的判断。 1.×××××××××,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请谈谈你的看法。 2.诗人对××事件的评价客观吗?你是如何理解的? 3.这首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全诗予以分析。 (2014·江西卷)阅读下面一首宋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被酒独行,遍至子云、威、徽、先觉四黎之舍三首①(其二) 苏 轼 总角黎家三四童,口吹葱叶送迎翁②。 莫作天涯万里意,溪边自有舞雩风。 【注】①被酒:刚喝过酒,带着醉意。四黎:子云、威、徽、先觉四人都是海南黎族人,姓黎,故称“四黎”。②翁:苏轼自称。 请结合作者的思想和本诗内容,分析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试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你分析] 1.明晓形象。由题目、注解可知,此诗是苏轼被贬偏远海南、酒后而写的,全诗塑造了一个处于被贬地,却逍遥自在,随遇而安的诗人形象。 2.知人论世。联系苏轼的身世和志向,和诗境联系起来。 3.看关键词,明确人生态度。“舞雩风”的典故,本是曾皙表达自己人生理想的文字,所以此处要求考生对苏轼儒道佛的思想有一定的了解。 4.组织语言,规范作答。 [答案] (示例一)诗人被流放到万里之遥的天涯(海南),处境艰难,但由于受到佛道思想的影响和黎族百姓的热情欢迎,因此表现出曾点曾经具有的那种逍遥自在、随遇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马王堆之墓—参观感想.ppt
- 高2017届 三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ppt
- 骆驼场隧道工程评审后修改资料.doc
- 高一(二)班主题团会_---_认知自己篇.ppt
- 高2015届化学第一轮复习.ppt
- 高一2班学先进找差距创佳绩.ppt
- 高2017级文科等高线地形图课件.ppt
- 驾驶经验、技巧学习.ppt
- 高一2班第一次班会-----起航.ppt
- 高一34班抢答活动.pptx
- 中考语文复习专题二整本书阅读课件.ppt
- 中考语文复习积累与运用课件.ppt
- 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题(二)课件.ppt
- 四川省2015届理科综合试题48套第12套.pdf
- 【课件】战争与和平—美术作品反映战争+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中美术湘美版(2019)美术鉴赏.pptx
- 【课件】青春牢筑国家安全防线 课件 2024-2025学年高中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主题班会.pptx
- 【课件】原始人的创造+课件高中美术湘美版(2019)美术鉴赏.pptx
- 上海证券-美容护理行业周报:流量加快去中心化,强运营头部品牌影响较小 -2024-.pdf
- T_CSEIA 1005—2023_能源工业互联网平台数据治理要求.pdf
- T_CDSA 504.16-2023_急流救援技术培训与考核要求.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