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意论_61424.ppt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志意论_61424

志意论 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 ——叔本华 组员:蒋卫康、叶达鑫、王露婵、周夏莲 心理学上的意志? 古代思想家眼里的的“志”和“意”: 较早《诗·关睢序》:“在心为志。” 《管子·内业》:“意气得而天下服,心意定而天下听” 志:“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论语·子张》 “吾愿主君之合其志功而观焉。 ” --《墨子·鲁问》 意:“意者,心之所发 。”“未动而欲动者,意也” --朱熹 “欲有所为者为意” --王夫之 志与意: “ 意者,心之所发;情者,心之所动;志者,心之所之。”--朱熹 “情又是意底骨子,志与意都属情。” --朱熹 “所以横渠云:志公而意私。” --朱熹 “意者,乍随物感而起;志者,事所自立而不可易者也。” --王夫之 志是心之所之, 一直去底。意又是志之经营往来底,是那志底脚。凡营为、谋度、往来,皆意也。 所以横渠云,志公而意私。问:情比意如何?曰:情又是意底骨子,志与意都属情。情’字较大,‘性、情’字皆从‘心’,所以说‘心统性情’。 心兼体用而言。性是心之理,情是心之用。” 这里所说的志与意都和情相近,甚至“都属情”。这个观点很值得玩味。传统心理学把情感与意志分属于两种心理过程,与认知过程鼎立而三,是谓知、情、意的三分法。朱熹的志意“属于情”的观点,则为意志与情感都属于意向过程(与认知过程相对应)的两分法提供了某种启示与依据。 中国古代学者关于“志”的观点 1.志向说。即志为心之所之、心之所向,心之所期为,指向于一定目标。 2.志行说。即志与志的行为是有机整体,落实到行上的“为”才是真正的意志行为。 3.志功说。即应把人的行为动机(“志”)与行为的效(“功”)联系起来考察。 4.志敢说。即勇敢顽强是意志的重要特点。 5.志气说。即人的意志(“志”)与情感(“气”)是此消彼长,相互制约的关系。 6.三心说。即“志”包含了决心、信心、恒心的三个阶段。 7.志主说。即“志”是人的心理活动的主宰。 8.志人说。即“志”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特征。 中国古代学者关于“意”的观点 1.“意”是心之所发,是心理的“未动而欲动”的状态。 2.“意”是“有主向”的心理活动,具有明确的目的与方向。 3.“意”“主于营为”,在人的行为中发挥主导作用。 4.“意”具有常久之意,含有坚持不懈的恒心的意思。 5.“意”是以人的欲望为基础的心理活动。 6.“意”不一定需要外物的直接刺激才能产生,而可以以过去的经验为基础。 7.“意”是心与身的媒介,是心理的东西转化为身体活动的中介。 联系点 1.志为目的,但也会有动机的意思,意为动机,但也含有目的的意思。 2.意是“志底脚”,志是意的头,即由志引向意由意实行志。而两者都与行相联系,即“志→意→行” 3.志与意相结合,构成了决心、信心、恒心三个阶段,这与现代心理学的意志概念基本吻合。 谢谢大家 * *

文档评论(0)

ustt00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