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抄慢性咽炎治疗资料_59011.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摘抄慢性咽炎治疗资料_59011

摘抄《慢性咽炎治疗》 用中医的方法治疗慢性咽炎主要是以辨证治疗,并内服中药(汤药或成药)为主。   一般分为四型:   1、肺肾阴虚、虚火上炎证:   可见咽部灼热微痛, 或咽喉梗阻感, 干咳少痰, 或手脚心发热, 口干, 舌红,唾液减少。   可用养阴清肺汤: 麦冬、玄参、白芍、生地各15克, 丹皮、浙贝各12克, 薄荷6克(后下), 甘草5克; 或知柏地黄汤: 熟地、山药、茯苓各15克,知母、黄柏、山萸肉、丹皮、泽泻各12克。   2、脾胃虚弱、咽喉失养证:   见咽部有黏痰感, 或伴有反酸嗳气易恶心, 且平时胃口欠佳, 倦怠无力。   可用补中益气汤加减: 黄芪、党参各20克, 法半夏、郁金各12克, 柴胡、枳壳、白术各10克, 陈皮5克,甘草3克。   3、脾肾阳虚、咽失温煦证:   可见咽部有异物感, 哽哽不利, 痰涎稀白, 且胃口差, 腹胀拉稀, 腰酸怕冷。   可用附子理中汤加减: 红参5~ 10克, 杜仲1 5克,白术、法半夏各12克 干姜、熟附片各8克, 陈皮5克, 甘草3克。   4、痰凝血瘀、结聚咽喉证:   可见咽部有黏痰感,或有异物感, 易恶心,又有胸闷不适, 舌质暗红或有淤点。   可用贝母瓜萎散加减:浙贝、瓜蒌皮、天花粉、茯苓各15克, 丹皮、赤芍各12克, 橘红、桔梗各10克。   尚有外治法:含漱、吹药、含服、雾化吸入、外敷;针灸疗法;其他疗法:烙治、按摩、导引、食疗。除含服、雾化吸入、外敷、针灸、食疗和中药外,其他疗法现在不多见了。   如果您是患者,请尽快去正规医院就诊。不要比对情况,自开处方。   不同医生用药习惯不同,出现处方差异,非常正常。 如果中医治疗慢性咽炎效果不是非常明显的话,建议还是要到专业的耳鼻喉医院去治疗。   ◎以上信息只作为参考,任何疾病都要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才是维护健康之根本。 中医药治疗慢性咽炎的方法,主要是通过望、闻、问、切四诊结合现代医学的专科检查法,将局部症状与全身症状结合起来进行辨证,根据人的体质、年龄、季节等因素,提出具体的治法和方药。其对慢性咽炎的辨证施治内容为:   (1)肺肾阴虚证:表现为咽干刺痒微痛,灼热不适,夜间尤甚,咽腔微红肿胀,乏津干燥,干咳少痰,腰膝酸软,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细数。治宜滋养肺肾,降火利咽。方用百合固金汤加减。药用:百合15g,生地黄15g,熟地黄15g,玄参15g,麦冬12g,当归12g,川贝母12 g,桔梗10g,牛膝20g,甘草6g。咽干甚,加北沙参15g,天花粉12g;阴虚夹痰,加丹皮15g ,丹参15g。   (2)肝经郁热证:咽部闷胀不舒,异物感明显,情志不畅时尤甚,急躁易怒,胸胁闷胀;舌红苔黄,脉弦数。治宜疏肝清热,理气利咽。方用丹栀逍遥散加减。药用:丹皮15g,栀子1 2g,柴胡12g,郁金12g,茯苓12g,薄荷10g,当归12g,生白芍15g,苏梗10g,甘草6g。咽底赤瘰多,加僵蚕15g、生牡蛎15g。   (3)气血瘀阻证:咽干刺痛,夜间痛甚,活动后减轻,咽腔暗红肥厚;舌暗或有瘀斑,苔薄,脉涩。治宜行气活血,化瘀利咽。方用活血利咽汤。药用:当归15g,红花10g,桃仁12g ,生地黄15g,枳壳12g,桔梗10g,土元10g,山豆根12g,甘草3g。   (4)痰湿上结证:咽异物感明显,咽腔色淡或淡红,肿胀肥厚,咽底附白粘痰液,胸胁闷胀,泛恶欲呕,脘闷纳呆,咯痰白粘量多;舌淡苔白腻,脉滑或弦。治宜燥湿化痰,散结利咽。方用化痰利咽汤。药用:制半夏12g,陈皮15g,茯苓12g,胆南星10g,僵蚕15g,苏梗15g ,浙贝母15g,海浮石15g,甘草3g。   (5)肾阳虚弱证:咽部不适,紧闷如堵,遇寒尤甚,咽腔淡白微肿,如猪油样,咽底小瘰色白,口淡不渴或咽干欲热饮,面白肢冷,腰脊冷痛,精神不振;舌淡苔白,脉沉迟。治宜温肾壮阳,散寒利咽。方用金匮肾气丸加减。药用:制附子6g,肉苁蓉6g,肉桂6g,熟地黄15 g ,山药12g,山萸肉12g,丹皮10g,泽泻12g,茯苓15g,细辛3g。纳差者,加扁豆15g,砂仁 10g;肢冷畏寒,加桂枝12g,狗脊12g。 辨治思路:本病以“清、泻、补、消”为治疗之大法,即疏风清热,泻火解毒,利咽消肿,补益脾肾,祛痰化瘀。    一、内治法      1.外邪侵袭,邪聚咽喉   临床表现:咽部干燥灼热,微痛,吞咽感觉不利有异物阻塞感,兼有风热者有发热,恶寒、头痛、咳嗽痰黄疼痛,风寒者头痛无汗,身疼痛,咳嗽痰稀。舌质淡,舌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或浮紧。   证候分析:风热邪毒侵犯,伤及咽部,故出现咽部微红、微肿、微痛,干燥灼热感,吞咽不利等症。正邪相争,发热恶寒,抗邪外出;肺失肃降,则咳嗽有痰.   治法:疏风散邪,宣肺利咽。   方药:风热外袭

文档评论(0)

ustt00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