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针灸治疗学总结1_60040
总论
针灸治疗作用:疏通经络、扶正祛邪、调和阴阳
针灸治疗原则中的考点:
“热则疾之,寒则留之”的实际例子
“虚则补之,陷下则灸之,实则泻之,宛陈则除之”的实际例子和内经原话
选穴原则:局部选穴、邻近选穴、远端选穴、辩证选穴、随证选穴(填空,对应的实际例子)
五输主病:《灵枢》病在脏者取之井,病变于色者取之荥,病时间时甚者取之输,病变于音者取之经,经满而血者,病在胃及以饮食不节得病者,取之于合。
《难经》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输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气逆而泄。
八脉交会穴:
后溪--内关,胃,心,胸
足临泣—外关,耳,目外眦,侧头,颈肩,胸胁病
列缺—照海,肺系,咽喉,胸膈病
后溪—申脉,耳,目内眦,头项,肩胛,腰背病
第一章
内科病症
痹证
痹证是由风寒湿热等病邪引起,以肢体关节肌肉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或关节灼热,肿大等为主症的一类病症.
病因病机:行痹(风痹) 痛痹(寒痹) 着痹(湿痹) 热痹
治疗原则:通经活络止痛,行痹活血祛风,痛痹温经散寒,着痹除湿化浊,热痹清热消肿.
行痹,痛痹,着痹针灸并用,泻法; 热痹只针不灸,泻法.
处方:
肩部:肩髃,肩髎,月需俞
肘部:曲池,天井,尺泽,少海,小海
腕部:阳池,外关,阳溪,腕骨
脊背:大椎,身柱,腰阳关,夹脊
髀部:环跳,居髎,秩边
股部:伏兔,殷门,承扶,风市,阳陵泉
膝部:膝眼,梁丘,阳陵泉,膝阳关
踝部:申脉,照海,昆仑,丘墟
行痹加膈俞,血海,痛痹加肾俞,关元,着痹加阴陵泉,足三里,热痹加大椎,曲池. 皮肤针,电针,穴位注射
腰痛
腰痛又叫腰脊痛,以自觉腰部疼痛为主症.
病因病机:寒湿腰痛 瘀血腰痛 肾虚腰痛
治疗原则:寒湿温经散寒,瘀血活血化瘀,针灸并用,泻法;肾虚益肾壮腰,针灸并用,补法.
处方:督脉,足太阳为主
委中,脊中,腰阳关,肾俞,大肠俞,阿是穴
寒湿加灸腰俞,瘀血加膈俞,肾虚加灸命门. 皮肤针,耳针,电针,穴位注射.
坐骨神经痛
坐骨神经痛是指沿坐骨神经通路(腰部,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及足外侧),以放射性疼痛为主要特点的综合征.
病因病机:根性,干性坐骨神经痛
治疗原则:通经活络,舒筋止痛,针灸并用,泻法.
处方:足太阳,足少阳为主
足太阳:环跳,阳陵泉,秩边,承扶,殷门,委中,承山,昆仑.
足少阳:环跳,阳陵泉,风市,膝阳关,阳辅,悬钟,足临泣.
腰骶部疼痛加肾俞,大肠俞,艳阳馆,腰夹脊,阿是穴;天气变化加灸大椎,阿是穴;气滞血瘀加膈俞,合谷,太冲. 刺络拔罐,电针,穴位注射.
痿证
痿证是以肢体筋脉弛缓,软弱无力,日久因不能随意运动而致肌肉萎缩的一种病症.下肢萎弱为多见.
病因病机: 1肺热伤津 2湿热浸淫 3脾胃虚弱 4肝肾亏虚
治疗原则:肺热伤津,湿热浸淫,清热祛邪,,通行气血,只针不灸,泻法;脾胃虚弱,肝肾亏虚,补益气血,濡养筋脉,针灸并用,补法.
处方:手,足阳明经为主
上肢:肩髃,曲池,手三里,合谷,外关,颈,胸夹脊.
下肢:髀关,伏兔,足三里,丰隆,风市,阳陵泉,三阴交,腰夹脊.
肺热伤津加鱼际,尺泽,肺俞;湿热浸淫加阴陵泉,中极;脾胃虚弱加脾俞,胃俞,章门,中脘;肝肾亏虚加肝俞,肾俞,太冲,太溪. 皮肤针,电针.
中风
中风是以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口角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或不经昏仆仅以口呙,半身不遂为临床主症的疾病.
病因病机:一.中经络 1肝阳暴亢 2风痰阻络 3痰热腑实 4气虚血瘀 5阴虚风动
二 中脏腑 1闭证 2脱证
治疗原则:1中经络---调神通络,行气活血,针刺为主,平补平泻.
处方:水沟或百会,内关,极泉,尺泽,委中,三阴交,足三里.
2中脏腑---醒脑开窍,闭证兼开窍启闭,只针不灸,泻法;脱证兼回阳固脱,重用灸法,补法.
处方:水沟,素髎,百会,内关
电针,头针.
面瘫
面瘫是以口,眼向一侧歪斜为主要表现的病症,又叫”口眼口呙斜”.多发冬季夏季.
病因病机:1风寒证 2风热证 3气血不足
治则:活血通络,疏调经筋,针灸并用,平补平泻.
处方:面颊局部,足阳明经
阳白,四白,颧髎,颊车,地仓,翳风,合谷.
风寒加风池,风热加曲池. 皮肤针,刺络拔罐,电针,穴位贴敷.
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是以三叉神经分布区出现放射性,烧灼样抽掣疼痛为主症的疾病,是临床上典型的神经痛.
病因病机:1风寒证 2风热证 3气血瘀滞
治则:疏通经络,祛风止痛,以针刺为主,泻法.
处方:面颊局部,手,足阳明经为主
四白,下关,地仓,攒竹,合谷,内庭,太冲.
眼支痛加丝竹空,阳白;上颌支加颧髎,迎香;下颌支加承浆,颊车,翳风;风寒加列缺,风热加曲池,外关,气血瘀滞加内关,三阴交. 皮内针,刺络拔罐,耳针.
头痛
头痛,又称头风,是指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