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名医方论—历代名家对常用方证的论述【理气剂篇】_37339.doc

名医方论—历代名家对常用方证的论述【理气剂篇】_37339.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名医方论—历代名家对常用方证的论述【理气剂篇】_37339

一、行 气 【越鞠丸方论】 元·朱震亨: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故人身诸病,多生于郁。苍术、抚芎总解诸郁,随证加入诸药。凡郁皆在中焦,以苍术、抚芎开提其气以升之。假如食在气上,提其气则食自降矣,余皆仿此。(《丹溪心法》) 明·吴 昆:越鞠者,发越鞠郁之谓也。香附理气郁,苍术开湿郁,抚芎调血郁,栀子治火郁,神曲疗食郁。此以理气为主,乃不易之品也。若主湿郁加白芷、茯苓;主热郁加青黛,主痰郁加南星、海石、瓜蒌;主血郁加桃仁、红花;主食郁加山楂、砂仁。此因病而变通也。如春加防风,夏加苦参,秋冬加吴茱萸,乃《经》所谓升降浮沉则顺之,寒热温凉则逆之耳。(《医方考》) 清·季楚重:《内经》论木郁达之五句,前圣治郁之法最详。所谓郁者,清气不升,浊气不降也。然清浊升降,皆出肺气,使太阳失治节之令,不惟生气不升,收气亦不降,上下不交而郁成矣。故《经》云:太阴不收,肺气焦满;又云:诸气 郁,皆属于肺。然肺气之布,必由胃气之输;胃气之运,必本三焦之化;甚至为痛,为呕,为胀,为利,莫非胃气不宣、三焦失职所致。方中君以香附快气,调肺之怫郁;臣以苍术开发,强胃而资生;神曲佐化水谷栀子清郁导火,于以达肺,腾胃而清三焦;尤妙抚芎之辛,直入肝胆以助妙用,则少阳之生气上朝而营卫和,太阴之收气下肃而精气化。此丹溪因五郁之法而变通者也。然五郁之中,金木尤甚。前人用逍遥散调肝之郁,兼清火滋阴;泻白散清肺之郁,兼润燥降逆。要以木郁上冲,即为火;金郁敛涩,即为燥也。如阴虚不知滋水,气虚不知化液,是又不善用越鞠矣。(录自《古今名医方论》) 清·费伯雄:凡郁病必先气病,气得流通,郁于何有?此方注云统治六郁,岂有一时而六郁并集者乎?须知古人立方,不过昭示大法。气郁者,香附为君;湿郁者,苍术为君;血郁者,川芎为君;食郁者,神曲为君;火郁者,栀子为君。相其病在何处,酌量加减,方能得古人之意而不泥古人之方。读一切方书,皆当如是观。(《医方论》) 清·张秉成:越鞠者,发越郁鞠之意也。郁者,抑郁不伸之谓也。《内经》本有五郁之治,此特以五运而言。然五运六气之郁,皆属无形之邪,故虽郁而易愈。若夫湿痰、瘀血、食积等物有形者,一有郁遏,则为患多矣。而治郁者,必先理气,以气行则郁行,气阻则郁结耳。故首以香附流行气分之品为君,而以苍术燥湿郁,川芎行血郁,神曲消食郁。三者皆能调有形之郁,而以苍术燥湿郁,川芎行血郁,神曲消食郁。三者皆能调有形之郁,而致平和。但郁则必热,所谓痞坚之处,必有伏阳,故以山栀之降火,化阴中之伏热,使之屈曲下行,而合之香附开气郁,山栀降火郁,亦仿《内经》五郁之治。此丹溪之大法,学者尤当临证变通,观病之所在,加减可也。(《成方便读》) 今·盛心如:是方也,丹溪本《内经》五郁之法而变通以治气血痰食湿火诸郁也。气统于肺,血藏于肝,痰湿与食则并属于太阴阳明,火则并司于少阴少阳。香附长于行气,所以开气之郁也;苍术苦燥,所以泄湿与痰之郁也;川芎上升,所以开气之郁也;苍术苦燥,所以泄湿与痰之郁也;川芎上升,所以调血之郁也;栀子苦寒,所以清火之郁也;神曲消食郁,更所以发越其郁遏之气也。气郁则血与痰食湿火靡不因之而俱郁,故以香附为君。方后更备随症加减之法,用治一切郁症,无余蕴矣。(《实用方剂学》) 今·蒲辅周:郁之为病,人多忽视,多以郁为虚,惟丹溪首创五郁、六郁之治,越鞠丸最好。郁证主要抓气郁、肝胃不和。(《蒲辅周医疗经验》) 今·秦伯未:本方系一般行气解郁的主方,不是肝气的主方。方内用苍术解湿郁,香附解气郁,川芎解血郁,山栀解火郁,神曲解食郁,并因气行湿去,痰亦不化自解。故药仅五种,总治六郁之病。六郁之病,多由气滞为先,然后湿、食、痰、火、血相因而郁,但并非一郁而六者皆郁;又六郁的出现各有轻重,不能同样看待。故用药应分主次,对本方亦当加减。如气郁偏重加木香,湿郁偏重加茯苓,血郁偏重加红花,火郁偏重加青黛,食郁偏重加砂仁,又痰多可加半夏,挟寒可加吴萸等。凡研究和使用成方,须从前人的理论和实践去认识它。朱丹溪对于本方明白指出,诸气 郁,皆属于肺。又认为郁病多在中焦,脾胃失其升降,如果误为解郁便是舒肝气,先失其本意了。(《谦斋医学讲稿》) 清·王子接:金铃子散,一泄气分之热,一行血分之滞。《雷公炮炙论》云:心痛欲死,速觅延胡。洁古复以金铃治热厥心痛。经言诸痛皆属于心,而热厥属于肝逆,金铃子非但泄肝,功专导去小肠膀胱之热,引心包相火下行;延胡索和一身上下诸痛。时珍曰:用之中的,妙不可言。方虽小制,配合存神,却有应手取愈之功,勿以淡而忽之。(《绛雪园古方选注》) 清·徐大椿:热伏厥阴,木火气郁而厥阳不伸,故热厥心痛,作止不常焉。金铃子 入厥阴,化伏热以祛湿;延胡索 走血分,活血脉以调血。为散酒调,使血气和则湿热自化而木火气伸,热厥心痛无不痊矣。此调血泻湿热之剂,为热厥心痛之 方

文档评论(0)

ustt00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