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题一 地球与地图(必威体育精装版)
第一节 地球与地图
地球
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
大小:平均半径6371km,赤道周长4万km,表面积5.1亿km2
地球仪
经线 纬线 概念 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线 地球仪上同赤道平行的线 形状 半个圆,且都不平行 一个圆,且都平行 方向 指示南北方向 指示东西方向 长度 都相等 自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 划分 从本初子午线向东、西各分180度 从赤道向南、北各分90度 实质 某地子午线平面与本初子午线平面之间的夹角(面面角) 地表某点到球心的连线与赤道平面的夹角(线面角) 代号 东经(E)、西经(W) 南纬(S)、北纬(N) 分布规律
东经的度数愈向东愈大,西经的度数愈向西愈大 北纬的度数愈向北愈大,南纬的度数愈向南愈大 图示 规律总结:
1、南北半球分界线:0o纬线,即赤道
2、东西半球分界线:20oW、160oE
20oW 0o 160oE
西半球 东半球 西半球
3、 两条正相对经线可组成一个经线圈。正相对的两条经线度数相加等于180o (东西经相反)
4、关于地心对称的两点:经度数相加等于180o(但东、西经不同),纬度数相同(但南、北纬不同)
5、东经度数增大的方向(西经度数减小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的方向。
三、经纬网的应用
1、定坐标
2、定方向
(1)同一经线上两点为正东、正西关系:同一纬线上两点为正北、正南关系
(2)不同经纬线上,经线确定南北,纬线确定东西方向—定东西:选择劣弧段(两点间的差值小于180o的弧段),再按地球自转方向确定;定南北(极点)
(3)根据经度判断东西:A两经度同为东经,则度数大的在东,度数小的再西
B两经度同为西经,则度数大的在西,度数小的在东
C一东经一西经,则两经度相加a若和大于180o,则东经在西,西经在东
B若和小于180o,则东经在东,西经在西
3、定距离
(1)同一经线上,纬度间隔1o的间隔长度都相等,约是111千米。
(2)同一纬线上,经度间隔1o的间隔长度为111*cosθ(θ为该纬线的纬度数)
60o纬线是赤道的一半。
4、定最短航线
地球上两点间最短航线为球面最短距离,即过地心且经过两点的圆劣弧长度。(注:所谓大圆指过地心的平面与球面的交线)
(1)同一经线上的两点,其最短距离的劣弧就在经线上
(2)同一纬线上两点
A两点经度间隔等于180o,则过这两点的大圆便是经线圈,过极点为最短距离:若两点同位于北半球,则过北极点;若两点同位于南半球,则过南极点
B两点经度间隔小于180o,则过两点的大圆的劣弧段向极点凸:若两点同位于北半球,则向北极点凸;若两点同位于南半球则向南极点凸
四、地图
1、三要素
(1)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A图幅面积相同时①比例尺越大,地图上所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精确度越高
②比例尺越小,地图上所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精确度越低
B实地范围相同时①比例尺越大,图幅面积越大,内容越详细,精确度越高
②比例尺越小,图幅面积越小,内容越简略,精确度越低
C比例尺放大后图幅面积放大(缩小)到的倍数,是其比例尺放大(缩小)到倍数的平方。
(2)方向
A指向标 B经、纬线定方向 C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3)图例
2、等高线地形图
(1)坡度大小: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
(2)五种基本地形
平原:海拔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广阔平坦
丘陵:海拔5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弯曲部分较和缓为丘陵地形
山地:海拔500米以上,等高线密集,河谷呈字型
高原:海拔1000米以上,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处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
盆地:四周高,中部低
(3)山地不同部位等高线地形图
山脊:等高线由高向低凸,从山顶到山麓凸起、高耸部分,山脊线又叫分水岭
山谷:等高线由低向高凸,山脊之间低洼部分,河流在山谷处发育,山谷线也叫集水线(总结: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反)。
鞍部:相邻两个山顶之间的低洼部分
陡崖:多条等高线重合在一起。
(4)应用
A求陡崖相对高度:(n-1)d≤ΔH(n+1)d(n表示穿过陡崖不同等高线的条数,d表示等高距)
两条等值线间的闭合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张思德革命英雄人物故事PPT课件(图文演讲).pptx
-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教程(全套课件91P).pptx VIP
- 肖维青中国文化英语综合教程.pdf VIP
- Unit 1 School things(大单元教学解读)三年级英语下册(译林版三起2024).pdf
- 五年级美术下册课件-5景物的近大远小(7)-冀美版.ppt
- 消防员的体能训练与技战术训练课件.pptx VIP
- 2024《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运营现状及优化策略研究-以鞍钢集团为例》14000字.docx
- 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期末模拟考试卷期末模拟卷(安徽专用,范围:上册+下册).pdf VIP
- 1金正日の料理人.pdf
- 新《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单位许可规则》--气瓶充装许可部分.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