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国传统哲学(自己.完整版)-2017年10月.ppt

  1. 1、本文档共10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传统哲学(自己.完整版)

③提倡仁、义、礼、智、信五德,以为行为准则;维护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五伦,以为人伦纲常。    仁,与人之间相互亲爱;义,公正、合理而应当做的;礼,指上下有别,尊卑有序等;智,即智慧、聪明,有才能,有智谋;信,诚实,讲信用,不虚伪   五伦   所谓五伦,即是父子有亲,夫妇有别,长幼有序,君臣有义,朋友有信。 五伦之间的亲敬关系,正是亲、别、序、义、信这五种,自然而然形成了人与人之间的伦理规则,构成了整个中国世界的人世。把五伦与五常对应来看,亲为仁,别序为礼,义为义,信为信。    清楚了五伦与五常的关系,我们再来看看五伦与五行的关系。    五伦- 亲敬关系-五德---五行    父子—— 亲—— 仁 ——木    夫妻—— 别—— 智 ——水    长幼—— 序 —— 礼 ——火    朋友 —— 信 —— 信 ——土    君臣—— 义 —— 义 ——金    于是,可以看出中国是个人伦极好的规则世界,五行顺生,自然而然形成了仁礼信义智的人世美学,因此,不管中国如何战如何乱,依然有着万年不衰的文明政治,其间还有着王天下这个善道。    常说中国是一个信仰缺乏的国家,从宗教的角度来讲,其实这与第三个历史阶段儒道佛的三教合一有着很大的关系。受到儒“人本”主义思想的影响,佛与道逐渐世俗化,逐渐融合进了“人”的元素,这很大程度上削减了道与佛的“神”性、降低了人们对其宇宙至法绝对权威的膜拜与信任。正如徐复先生所说:“把天道拉进人心,使之‘内在化’,不再为敬畏的对象。    他还提出气不灭论,反对“气散”即“气灭”,认为气有聚散,而无生灭,气聚而为万物,气散则为太虚。 张载:“气之聚散于太虚,犹冰凝释于水。……知太虚即气则无无。”(《正蒙》) 气是由太虚聚汇,而又散为太虚;就好像冰是由水凝结,又融化成水。 “知太虚即气则无无”:意思是知道太虚是气了,也就没有“无”这样的东西了。那么太虚就是有,就是存在。无论万物或太虚,都是气的存在状态,因而气是无限、永恒的宇宙本体;提出理是阴阳二气变化流行的秩序条理,因而理在气中,理依于气。 二程的“天理论”是有系统、有层次的;具体分为如下几个层次: 第二,理是世界万物的总根源。 “理者实也,本也。”(《遗书》卷11) “所以谓万物一体者,皆有此理,只能从那里来。”(《遗书》卷2上) 他们断言,万物都是从理中派生和推衍出来的,所以是宇宙万物的总根源。 “有是理,后生是气。”(《语录》卷1) “有理则有气,有气则有数。”(《经说》卷1) 就是说,理是气之本,气是理之用,理气之间,以理为本。这表明二程对张载的气本论思想是坚决反对的,在他们看来,万物的“气化”,仅仅是该事物的表面现象,在这表面现象的背后,还存在着一个更根本的“理”,即事物之所以然的东西在起着支配的作用。 第三,理是自然和社会的最高法则。 “天下之物,皆可以理照。有物必有则,一物统有一理。” “万物皆有理,顺之则易,逆之则难,多循其理,何劳于己力!” 这就是说“理”或“道”包含着规律或法则的意义。对事物之中的这种客观法则,人们必须遵循。那么这个观点是二程唯心主义体系中同辩证法相符合的合理成分。 第四,“理”是封建伦理道德之总称。 “理即是礼也。”(《遗书》卷三) “上下之分,尊卑之义,理之为也,礼之本也。”(《程氏易传》) 他们把封建道德原则和封建的等级制度概称为“天理”,也就是说,他们把把封建制度及封建伦理道德行为规范,提升到宇宙本体的“理”的高度,认为如果谁违反了它,也就违背了“天理”。 这种思想具有十分明显的政治意义,它为高度集中的集权政治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并且成为整个后期封建社会统治者的政治思想基础,在很长的一个历史时期起到了维护封建制度的消极作用。 王夫之的“实有”范畴是关于表述物质客观实在性的范畴,发展了张载以来的气本论思想,对作为“物之体”的“气”进一步给以哲学的规定。 他不再把“气仅看作是“生物以息相吹”或“口可以吸而入,手可以摇而得”的具体实物,而是对整个物质世界最一般的属性所作的更高的哲学抽象。他运用“实有”这一范畴来规定物质世界的客观实在性,认为“实有”的涵义是“天下之公有也,有目所共见,有耳所共闻也”,这种客观实在性是人所共同感知的,人所面对的物质世界是绝对真实的。 王夫之的这些论述,丰富和深化了气一元论的本体观,对朴素唯物主义的理论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由于古代中国经济基础一直是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所以与这种生产方式(亚细亚)相联系的家族制度是深深根植于当时整个中国社会结构之中,家族结构扩大至国家结构。家与国的系统组织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