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国古代礼仪-2017年10月.ppt

  1. 1、本文档共1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礼仪

【笄jī礼】 1. 古代的一种簪子,用来插住挽起的头发,或插住帽子:发~。弁~。  2. 古代特指女子十五岁可以盘发插笄的年龄,即成年:及~。~年。 《仪礼·士冠礼》 古代贵族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并命字,表示已经成年,必须行成人之礼,明确君臣、父子等的社会责任。 本篇详细记述了行冠礼的过程、陈设、仪式及行礼时所致辞。篇末的《记》,简要说明了三代(夏、商、周)冠礼的沿革、异同,论述了行冠礼的伦理道德意义以及所适用的范围。 《士冠礼》不仅适用于“士”,而且也适用于包括天子、诸侯在内的一切贵族。 一方面,行冠礼标志着一个贵族成员明确其伦理道德和社会责任而步入社会的开始;另一方面,它又表现了父子相继的宗法伦理精神(《士冠礼·记》:“適子冠于阼,以著代也。”)。因此,古来儒家很重视冠礼,认为冠昏丧祭乡射朝聘诸礼,皆始于冠礼。《礼记·冠义》说:“冠者,礼之始也,嘉事之重者也,是故古者重冠。”在汉代,《仪礼》诸本次序虽不同,但都以《士冠礼》为首篇,就表现了这种观念。 3.【宾射之礼】古射礼之一。 周 天子与故旧朋友行燕饮之礼,而后与之射。是王与来朝诸侯(即宾)在朝举行的射礼。《周礼·春官·大宗伯》:“以宾射之礼,亲故旧朋友。” 贾公彦 疏:“宾射之礼者,谓行燕饮之礼,乃与之射,所以申欢乐之情。” 清 昭槤 《啸亭续录·射布靶》:“然 周 制有大射、燕射、宾射之别。” 【故旧朋友】据郑《注》,王为太子时的同学是其故旧;做王以后则与诸侯为友,是其朋友。 4.【饗燕(同飨燕xiǎng yàn)之礼】案飨礼已亡。《仪礼》有《燕礼》,记诸侯燕礼,可参看。 5.【脤膰(shèn fán)之礼】脤,古代祭社稷的肉,膰,古代宗庙祭肉。案王祭祀后,有把祭肉分赐给同姓或异性诸侯之礼,以表示同受福祥。《周礼?春官?大宗伯》:“以脤膰之礼,亲兄弟之国。” 郑玄 注:“脤膰,社稷宗庙之肉,以赐同姓之国,同福禄也。” 贾公彦 疏:“分而言之,则脤是社稷之肉,膰是宗庙之肉……而《公羊》《穀(gǔ)梁》皆云:生居俎(zǔ)上曰脤,熟居俎上曰膰,非 郑 义耳。” 飨燕饮食礼仪。飨在太庙举行,烹太牢以饮宾客,重点在礼仪往来而不在饮食,燕即宴,燕礼在寝宫举行,主宾可以开怀畅饮。燕礼对中国饮食文化形成有深远的影响。节日设宴在中国民间食俗上形成节日饮食礼仪。正月十五吃元宵,清明节吃冷饭寒食,五月端阳的粽子和雄黄酒,中秋月饼,腊八粥,辞岁饺子等都是节日仪礼的饮食。在特定的节日吃特定的食物,这也是一种饮食礼仪。宴席上的座次,上菜的顺序,劝酒、敬酒的礼节,也都有社会往来习俗中男女、尊卑、长幼关系和祈福避讳上的要求。 6.【贺庆之礼】:庆贺。贾《疏》曰:“谓诸侯之国有喜有贺可庆之事,王使人往,以物贺庆之。”唐 元稹 《叙奏》:“其餘郡县之请奏,贺庆之常礼,因亦附之於件目。”《水浒传》第一○五回:“﹝ 王庆 ﹞杀牛宰马,大赏嘍囉,置酒与众人贺庆。” 【亲异性之国】此句与上句当为互文:祭肉亦赐予异姓,同姓之国亦行贺庆之礼以亲之。 【掌管“五礼”之人】 《周礼·春官宗伯第三·大宗伯》:“大宗伯之职,掌建邦之天神、人鬼、地示之礼,以佐王建保邦国”。 【译文】:大宗伯的职责,是掌管建立王国对于天神、人鬼、地神的祭祀之礼,以辅佐王建立和安定天下各国。 ? 【大宗伯】中国古代官名。西周置,位次三公,为六卿之一,掌邦礼。 《周礼》谓为春官,设大宗伯,卿一人,以小宗伯为副,所属有肆师、大司乐、大祝、大吏等官。辅佐天子掌管宗室之事,掌对天神祖先的祭礼,并掌宗庙中和宗族内各种礼仪。 西周时称为大宗,《书?顾命》以大保、大史、大宗并列,大宗或称上宗,为相礼之官。 《礼记?典礼》以大宗为天官六大之一。春秋时鲁国设有宗伯。《左传?文公二年》:“于是夏父弗忌为宗伯”。杜预注:“宗伯,掌宗庙昭穆之礼”。晋、宋、郑等国设有宗或宗人。 后世以大宗伯为礼部尚书的别称。礼部侍郎称少宗伯。 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以及少师、少傅、少保,合为“九卿”。 古代的政治礼仪 祭天:始于周代的祭天也叫郊祭,冬至之日在国都南郊圜丘举行。古人首先重视的是实体崇拜,对天的崇拜还体现在对月亮的崇拜及对星星的崇拜 祭天是为最高统治者服务的,因此,祭天盛行到清代才宣告结束。 祭地:夏至是祭地之日,礼仪与祭天大致相同 汉代称地神为地母,说她是赐福人类的女神,也叫社神。最早祭地是以血祭祀。汉代以后,不宜动土的风水信仰盛行。祭地礼仪还有祭山川、祭土神、谷神、社稷等。 宗庙之祭 :宗庙制度是祖先崇拜的产物。人们在阳间为亡灵建立的寄居所即宗庙 祭祀时行九拜礼:“稽首”、“顿首”、“空首”、“振动”、“吉拜”、“凶拜”、“奇拜”、“褒拜”、“肃拜” 对先师先圣的祭祀 :汉魏以后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