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章土肥水管理第一节土壤管理
第七章土肥水管理
第一节土壤管理
土壤管理通常指土壤改良、土壤耕作等技术措施,目的在于根据园艺作物根系生长发育的特点,
改善和调控土壤的水、肥、气、热条件,使分布其中的根系得以充分扩展并行使吸收功能。
一、土壤改良
许多种植园艺作物的园地土壤距园艺作物本身生长阶段所需的要求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尤其是
我国果树广泛种植在山地、丘陵、沙砾滩地、盐碱地,有些果园在建园时没有经过土壤改良,表现
为土层瘠薄、结构不良、有机质含量低、偏酸或偏碱,有的虽经改良,仍存在没有熟化的土壤。因
此,应根据果园土壤状况采取相应的土壤改良措施。
(-)深翻熟化
1深翻对土壤和园艺作物的作用 深翻结合增施有机肥,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和理化性状,促
进团粒结构的形成,使土壤疏松,土层加厚,土壤透水和保水能力增强;生态条件的改善又使微生
物活动加强,加速土壤熟化,促使难溶性营养物质分解转化为可溶性养分,从而提高肥力。
2.深翻时期 土壤深翻在一年四季都可以进行,但通常以秋季深翻的效果最好,例如果园多
在果实采收后结合秋施基肥进行。
3.深翻深度 深翻的深度要考虑植物根系的垂直分布层、土壤的结构和性质,略深于根系分
布层。种植果树和其他多年生木本植物的园一般深翻深度要达到80cm左右,菜地和草本花卉花圃
深至20~40cm。
4深翻方式 根据种植植物种类、树龄和栽培方式等具体情况可采取不同的深翻方式:
(1)深翻扩穴 又叫放树窝子。多用于幼树、稀植树和庭院果树。幼树定植几年后,沿定植
穴外围逐年向外深翻扩穴,直至树冠下方和植株间全部翻遍为止。这种方法适合劳动力较少的情况,
但每次深翻范围小,需数次才能完成全园深翻。
(2)隔行深翻 即隔一行翻一行,分两次完成,因当年只伤一侧根系,对树体生长发育的影
响较小,常用于成行栽植和密植的成龄园地。等高梯田式果园或坡地果园也可用该法,一般先浅翻
外侧,翌年再深翻内侧,并将土压在外侧,这种深翻可与修整梯田结合进行。
(3)全园深翻 将栽植穴以外的土壤一次全面深翻。这种方法多在树体幼小、劳力充足的果
园采用,深翻后便于平整土地,有利耕作。结合施肥进行全园耕翻是菜地和花圃常规的土壤管理措
施。
深翻时应根据种植园的具体情况采用适宜的方法,并注意尽量少伤根,尤其是大根,已损伤的
粗根要削平伤口,以利愈合。要避免根系长时间暴露在土壤外面,以防干燥枯死。深翻时底层可翻
压绿肥、秸秆等,根际附近施入腐熟的有机肥,并与表土掺匀。翻后及时灌水,使土壤和根系密接。
排水不良的土壤深翻沟要有出口,以免沟底积水。
(二)不同类型园地的土壤改良
1
1.红黄壤 红黄壤广泛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南的丘陵山区。这些地区高温多雨,有机质分解快,
养分易于淋失,但铁、铝等元素易于积累,土壤酸性化,有效磷的活性低,因风化严重主粒很细,
土壤结构不良,极为税重,水分过多时土壤吸水而呈糊状,干旱时水分易蒸发散失而造成土壤板结。
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应采取的措施为:
(1)粘土掺沙,1份粘土加2~3份沙土。
(2)增施纤维素含量较高的作物秸秆、稻壳等有机肥,种植绿肥作物,如肥田萝卜、金光菊、
豌豆、拉豆、紫云英、毛叶曾子等。本文节选自()
(3)红黄壤含磷低,有机磷更缺乏,增施磷肥效果显著,要尽量避免施用酸性肥料,磷肥多施
用微酸性的钙镁磷肥。施用石灰可以中和土壤酸度,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施用量每公顷750。1050kg。
此外,可以合理采用减少耕作、实施免耕和生草等耕作制度。还应做好梯田、撩壕等水土保持
工作。
2.盐碱地 盐碱地的高含盐量和离子毒害会导致园艺作物根系生长木良、吸收受阻,发生缺
素和生理干旱。生产中除了选择耐盐的植物种类以外,更重要的是要对土壤进行改良。改良的技术
措施有:
(1)建立排灌系统,引淡水适时合理地灌溉。具体方法是在园内深开排水沟,降低地下水位,
定期引淡水灌溉,将盐碱排出园外。
(2)洗盐、压盐后注意加强地面维护。相应措施有中耕、地表覆盖、增施有机肥、施用酸性肥
料等措施,目的是减少地面的过度蒸发,防止盐碱上升或中和土壤碱性。
(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