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doc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doc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

四年级语文教案——《题西林壁》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默写古诗。   2.体会诗人在庐山时,观察的地点和角度不同,所看到的景象也不一样。   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教学重点   1.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   2.引导学生把握好朗读的节奏,掌握抑扬顿挫。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思想,说说自己的感受。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准备   1.橡皮泥。   2.学生收集有关苏轼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吟诵):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师:你们都知道老师吟诵的是哪首古诗吧?(题西林壁)今天,让我们随着诗人一起,到庐山去领略一下那神奇的自然风光。请全班打开课本第22面,齐读古诗《题西林壁》。   (生读古诗,师板书课题)   师:这首古诗,同学们都会背了,但是你们知道它的含义吗?今天,我们就要用学过的方法,来学习这首古诗。你们还记得我们学习古诗的步骤吗?   解诗题,知作者   抓字眼,明诗意   多诵读,悟诗情   二、学习课文   (一)解诗题,知作者   1.师:请结合课文的注释,理解一下本诗题目的意思。(书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诗)   2.师:谁知道苏轼的生平?(生交流苏轼的资料。)   (苏轼,字子瞻,好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被合称为“三苏”。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本文是苏轼在被贬途中经过庐山时写下的五首游记诗之一。)   (二)抓字眼,明诗意   1.(师指名读古诗)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思考,你们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2.师:四人小组合作交流,你们从这句诗中读懂了什么?   3.师:谁来说说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作者)   横看成岭侧成峰:横着看,庐山是一条山岭,连绵不断;侧着看却仿佛变成了一座山峰。   4.师:你们能用橡皮泥捏出苏轼描绘的这座山吗?   远近高低各(重读)不同:向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看到的庐山景色都不相同。   5.师:从这两句诗中,你知道为什么庐山在苏轼的眼中,会有怎么多种变化吗?   (苏轼站在不同的地方,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庐山)   6.师:对,我们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景物是不同的。假如你现在就面对着庐山,你能用我站在___________看到__________说一句话吗?(出示小黑板)不识庐山真(重读)面目:(识:认清)“我”没有认清庐山的真面目(全景)只缘身在此山中:只因为我站在庐山中   7.师:这一句里有一个字很难写,谁知道呢?(“缘”字)让我们一起来疏通一下笔画。   (三)多诵读,悟诗情   多诵读:   1.师:老师有一个问题:作者为什么要描写庐山?(作者喜爱庐山)作者从多个角度,细致地观察了庐山,简洁而生动地描绘了庐山的奇特景象,可见他对庐山的奇丽景色流连忘返。你们说,你们能不能把作者那赞美之情用优美的嗓子朗读出来?好,现在让我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朗读这首古诗。谁还记得读古诗的方法有几种?(齐诵、轮诵、唱诵、表演读、叠诵......)好,现在就请你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这首古诗。   2.四人小组表演   悟诗情   师:刚才同学们非常有感情地朗读了《题西林壁》。但吴老师有一个地方却怎么也不能理解:作者为什么说自己“不识庐山真面目”呢?他不是已经说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了吗?(因为他所站的位置不同,横看成岭侧成峰是站在远处看的,而不识庐山真面目则是身在庐山时看的。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所以我们要想对事情有一个全面地了解,就要多听一听其他人的意见。)   三、总结   师:《题西林壁》这首古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更包含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人生哲理。   四、作业   1.背诵、默写《题西林壁》。   2.结合生活事例,说说你是怎么理解“不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的意思。 ? 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游山西村》教学设计之二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并能默写诗中的名句.   2,能借助词典等工具书和生活积累理解诗中的词句,并根据需要搜集信息,扩大知识面.   3,能用自己的话或自己喜欢的方式说出诗的大意,感悟诗的意境.   4,能发表对诗的独特见解.   5,学会一类生字豚.   教学重难点   能用自己的话或自己喜欢的方式说出诗的大意,感悟诗的意境;能发表对诗的独特见解.   资料准备   背景音乐与诗境相关的挂图   字典   教学时数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生字,熟读古诗,了解诗句大意感悟诗的

文档评论(0)

zhuwenmeijia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13614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