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记承天寺夜游中考试题集锦(含答案)99970.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记承天寺夜游中考试题集锦(含答案)99970

《记承天寺夜游》中考真题 一、2003年呼和浩特市 阅读下面[甲][乙]两个文言语段,完成24—27题;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24.解释文中加点的词。(2分) ①不以物喜:介词,因为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只,不过 25.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项是( B )(2分) A.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B.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C.念无/与为乐者 D.相与步/于中庭 26.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微斯人,吾谁与归? 译文: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②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译文:月色洒满庭院,如水一般,清澈透明,水中水藻、荇菜交叉错杂,原来是竹子、柏树的影子。 27.[甲]段中抒发作者政治抱负的一句是先天下之忧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乙]段末三句抒写作者的心情和感受,点睛之笔是“闲人”二字,反映了他失意苦闷而自我排遣的心理活动。(2分) 二、2003年广东 记承天寺夜游 苏 轼 ①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②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③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④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⑤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3.下面对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2分) A.念无与为乐者(思念) B.遂至承天寺(于是,就) C.怀民亦未寝(睡觉) D.相与步于中庭(共同,一起) 4.用现代汉语翻译“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3分) 译文: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罢了。 5.本文集中写景的句子是第④句,其主要内容可用4个字概括为:庭中月色(或:月色如水、月色空明)。(3分) 6.这篇文章主要表现了作者旷达(答“豁达”也给2分;答 “怀才不遇”、“愤愤不平”、“乐观”等给1分;答“闲适”、“热爱自然”不给分)的心境。(2分) 三、2006年河北省邯郸市(课改区)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14分)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4、选文的作者苏轼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三苏”,同属“唐宋八大家”之列。(1分) 5、将文章中空缺的语句填写在下面横线上。(2分) 6、用“/”标示下列语句朗读的语意停顿。(1分) 盖/竹 柏 影 也 7、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2分) ①念无与为乐者 念:考虑,想到 ②相与步于中庭 步:散步(或漫步、走、行走) 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 ①解衣欲睡,月色人户,欣然起行。 译文:(我)脱了衣服,打算睡觉,这时月光照进窗户(十分优美),我高兴地起来走出户外。 ②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译文: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啊! 9、作者在文中为我们描绘出一个怎样的世界?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4分) ①作者描绘的世界: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芙妙境界。 ②作者的心境:自我排遣的旷达(或虽遭贬谪依然旷达)9—11题(8分) 记承天寺夜游 ①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②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③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④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9、本文作者是北宋(朝代)的苏轼(人名)。(2分)学科王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3分)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答:怀民也没有睡觉,我们便一起到院子里漫步。 1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B )(3分) A、第①句交代了夜游的时间、地点和起因。 B、第②句写出了作者与张怀民的情趣相投。 C、第③句描写了承天寺庭院清幽空明之顾亭林居家恒服布衣,俯身者无寸缕之丝景。 D、第④句流露出作者遭贬后复杂的内心感受。 2010年福建福州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一)比较阅读甲文《答谢中书书》和乙文《记承天寺夜游》,完成9—12题。(18分) 【甲文】山川之美,

文档评论(0)

ipad0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