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质量守恒定律(第一课时)16835
质量守恒定律(第一课时)
江苏省如东县实验中学 朱建明
内容分析:本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课题一的内容也是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一)设置问题创设情境
问题二:反应物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是否具有普遍性呢?
问题三:当遇到某些化学变化前后物质质量“不守恒”的假象时,我们该怎样去面对呢?
问题四:你能否从化学反应的微观实质来解释为什么一切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呢?
通过四个问题情境(二)重视实验体验探究(三)动画摸拟突破难点—水分子分解的基础上,通过师生共同讨论而总结出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本质。
(四)拓展训练、总结提升
通过拓展训练加深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课堂总结时,让学生交流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及方法,让学生体会到这节课我们是从实验探究和理论研究两个方面得出了质量守恒定律,并知道定量研究是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对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的实验探究,让学生知道什么叫质量守恒定律,理解其涵义。
(2)进一步学习天平的使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认识定量研究在化学科学探究和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2)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得信息,学会运用比较、分析、归纳、概括等方法获得正确的结论。
(3)初步培养学生的定量研究和分析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探究兴趣,获得探究的乐趣。
(2)树立“物质不灭”的辩证统一观点。
(3)逐步养成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学生在实验探究基础上归纳出质量守恒定律及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教学难点]
运用化学反应的实质从微观角度解释和分析质量守恒定律。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教学准备]
1.实验准备:
教师演示Ⅰ(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教师演示Ⅱ(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学生实验Ⅰ(A组)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B组)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C组)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学生实验Ⅱ: 碳酸钠粉末与盐酸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2. PPT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1.引入课题
[创设问题情境]:我们知道化学变化时一定产生新物质,那么在化学变化前后物质间的质量有怎样关系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
2.探究活动1
[提出问题一]:化学变化前后,反应物的总质量和生成物的总质量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呢?
[学生猜想一]: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
[学生猜想二]:反应物的总质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质量。
[学生猜想三]:反应物的总质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质量。
[设问]:究竟哪一种猜想是正确的呢?暂且不作评判,让我们用实验事实来说话。
(1)教师演示Ⅰ(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装置如右图)。
(2)学生活动:填写实验报告,交流实验现象。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称量 所称质量M1= g 观察到 所称质量M2= g )
A组实验 B组实验 C组实验
(2)学生活动(交流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3)师生活动(建立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
(4)教师总结: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就叫做质量守恒定律。(板书:一、质量守恒定律 1概念:)
(5)师生活动:(引导学生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内涵)
(6)学生活动:(讨论)
①将3g镁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5g氧化镁,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为 g。
②加热2.45g氯酸钾和0.8g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完全反应后得氯化钾1.49g,同时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g。
③“蜡烛燃烧时慢慢变短,最后什么都没有留下,这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这种说法对吗?如何解释?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三组学生实验旨在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探究过程,通过实验、分析、讨论、表达交流而得出化学变化中普遍遵循的规律——质量守恒定律,证实了自己的猜想,并体验成功的喜悦。通过三个思考题让学生初步学会利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以达到巩固概念的目的,同时思考题③又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4.探究活动3
[提出问题三]: 当遇到某些化学变化前后物质质量“不守恒”的假象时,我们该怎样去面对呢?
(1)学生实验Ⅱ(碳酸钠粉末与盐酸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2)教师实验Ⅱ(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3)学生活动:思考、讨论、交流实验现象和结论。
①碳酸钠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数字孪生技术在农业生产管控中的应用现状与展望.docx VIP
- 消防火灾安全知识培训PPT课件(完整版).pptx VIP
- 2025年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及一套完整答案.docx VIP
- 宜阳学校施工组织方案设计书.doc VIP
-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2课标].docx
- 2025年数字孪生技术综述与展望.pdf VIP
- 重大危险源评价与防范措施.docx VIP
- 本田CB190r,SDH175-6维修手册.pdf
- 2025至2030年搪瓷取暖炉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docx
- 城市道路照明节能改造方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