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言文虚词18个_51374
何: * 文言虚词 专题复习 《考试说明》要求:了解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 附常见文言虚词: 计18个 之乎者也 因为所以 而且其乃 则于与 焉 若何 讲解: 之 乎者也 之:是一个多类词,主要有三种用法。 (一)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有时灵活运用于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 ①太后盛气而揖之。(《触龙说赵太后》)? 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之:我)(《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数存之。(之:我) ④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之:我) ⑤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之:你)(《与妻书》)? 2.指示代词,这,此。? ①?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 ②均之二策,宁许之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作助词,如作结构助词,或补充音节。 之: ◆定语的标志:格式为定语+之+中心词,相当于“的”字。 如:永之人争奔走焉。 今日之事如何? ◆取消句子独立性:格式——主语+之+谓语,不译。 如: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水也。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前置的 标志: 何罪之有?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 如 :怅恨久之 顷之 哈, 我知道了! ◆放在倒置的定语和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三)动词,到……去。 如 : ? ①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 ②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 乎:? (一)用作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例: 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例: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3.表测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 例: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4.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呀\”等。? 例: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齐桓晋文之事》)? 5.用在句中的停顿处。?例: 于是乎书。 (二)用作介词,相当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例: ? 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乎:于)? ②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乎:在)? ③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前“乎”:在;后“乎”:比。)? ④吾尝疑乎是。(乎:对。)? ⑤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论语》)(乎:对。)? ⑥亦无怪乎其私之也。(乎:对于)? ⑦?以吾一日长乎尔。(尔:比。) (三)可作词尾,译为“……的样子”“……地”。?例: ①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 而登仙(《赤壁赋》) 者: (一)助词。 1.指人、物、事、时、地等。“……的”, “……的(人、东西、事情)”。例: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 2.用在数词后面,译为“……个方面”“……样东西”“……件事”。? 例: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赤壁之战》)? 3.用作“若”“似”“如”的宾语,译为“……的样子”。? 例:言之,貌若甚戚者(《捕蛇者说》)? 4.放在后置的定语后面,相当于“的”。? 例: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 5.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判断,不必译出。? 例: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6.用在“今”“昔”等时间词后面,不必译出。? 例:近者奉辞伐罪。(《赤壁之战》) 7.放在分句的句末,引出原因。? 例: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语气词。? 放在疑问句的句末,表示疑问语气等。例: ?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 也:? (一)句末语气词,? 1.表示判断语气。? 例: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 2.句末语气词,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例:? 例:雷霆乍惊,宫车过也。(《阿房宫赋》)? 3.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感叹的语气。? 例: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或反诘语气。? 例: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5.用在句末,表示祈使语气。? 例: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崤之战》)? (二)句中语气词。用在句中,表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