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兵晚近史的史料边际与史学的整体性_42955.doc

桑兵晚近史的史料边际与史学的整体性_42955.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桑兵晚近史的史料边际与史学的整体性_42955

桑兵:晚近史的史料边际与史学的整体性: ???摘 要:晚近史料的种类与数量大幅度扩张, 规模远超历代文献总和。而搜集阅读之难, 逾于古史;史料保存状况之劣, 也较古籍更甚。在史料不可能竭泽而渔, 甚至难以把握边际的情况下, 学人或分门别类, 缩短战线; 或随意比附,看朱成碧。前者畛域自囿, 后者隔义附会, 使得晚近历史研究的整体性逐渐流失,盲目性不断增大。要改变晚近史料收藏与利用的两难, 恢复史学应有的整体性,当务之急在解开收藏、研究、出版各界相互制约的连环套, 大规模出版各类文献资料, 使学人处于大体平等的资料条件基础之上, 促使其将重心由看得到转向读得懂, 由借助外力条理史料转向理解文本史事的内在联系, 探究进一步处理史料与史学复杂关系的良法, 从而化弊为利, 改善提升研究的格局与水准, 以求在深度与广度上超越古史。 ? 关键词: 晚近史 史料 史学 整体性 编辑 出版 ? ??? 今人研治晚近历史,[i] 常常遭遇资料易得而难求其全的尴尬, 由此引发一系列令人困惑的难题, 并直接关系到研究的高下优劣与得失成败。其中至少有三点牵涉全局。其一, 迫于史料繁多而不得不缩小范围, 分段分类的专门之学日趋精细。可是随着专题研究的细分化, 历史相互联系的整体性逐渐丧失, 不知具体在整体中的恰当位置与意义, 反过来具体研究的准确度也会大打折扣。分科治学起于晚清, 而史料并不按此设列, 用分科眼光看史料, 即用后来观念解读前事, 难免以偏概全。专门化逐渐形成小圈子的学问, 参与者的能力决定其整体的水准。若无高明者领军, 难免等而下之。其二, 细分化并不能解决史料边际无从把握的困惑, 再小的题目,要想穷尽史料也几乎不可能。依索引找资料, 则会遗漏大量从题目、关键词无法反映出的重要史料, 并且因为不知研究对象的关联范围, 也就难以把握主题的史料边际究竟何在。由此出现找不到材料(其实往往是视而不见) 或材料太多不能驾驭的两种情形。于是研究一个题目的材料究竟要掌握到何种程度才可以出手, 变得难以拿捏捉摸。研究的情势有如秉烛夜行, 灯下黑与不远见均不可免。其三, 由于资料收藏和学人境遇的限制, 资料接触本处于不对等状态, 再加之片面强调以新材料研究新问题, 结果人所周知的书被束之高阁, 一心搜寻前人未见的材料,且以找材料的态度读书, 以看得到掩饰读不懂的局限。或者以垄断材料为研究基础, 结果过度依赖对于部分材料的独占, 导致研究某人即以其材料为视野范围, 不看其他相关材料, 最终势必以其是非为是非; 或者以某一类资料为可靠, 以为材料即事实, 于是只看这一类材料, 甚至排斥其他资料, 不能相互参证, 非但事倍功半, 也容易误判错解。 ??? 以上三点相互作用, 治史如同摸黑盲行, 导致本系综合性的历史研究日益支离破碎。而这一切, 均与晚近史料边际的模糊紧密关联。近年来苦思冥想破解之方, 以为唯有打破收藏、研究、出版各界相互制约的连环套, 多快好省地大规模出版各类文献资料(包括电子化) , 使得不同地域、境遇的研究者处于大体平等的资料条件基础之上, 改变那种以为历史的大体和真相还基本尘封于人所不知的秘笈之中的误解, 这样不仅有助于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等文献收藏机构乃至藏书私家摆脱资料保存与公众利用的两难, 而且促使学人将研究重心由看得到转向读得懂, 由借助外力条理材料转向理解文本史事的内在联系, 改变以外国义理为准则的趋向, 以免进一步误读错解前人的文本及其思维行为, 从而改善提升晚近史研究的格局与水准, 甚或因缘史料的繁复, 借鉴古史的经验, 进一步探究处理史料与史学复杂关系的良法, 化弊为利, 使得晚近史的研究得以有较大进展。 ? 一、晚近史料的规模与类型 ? ??? 历史研究的史料边际, 首先是整体的规模、范围与系统。史学为综合的学问, 须先广博而后专精, 由博返约(专、精、博、通的关系, 牵扯繁多, 另文详论) , 读完书再做研究, 所谓“通学在前, 专精在后, 先其大体, 缓其小节, 任何一门学问, 莫不皆然, 此乃学问之常轨正道”。[ii]可是, 这样的常轨正道在晚近史的领域, 却显得悬鹄过高, 相当奢侈, 甚至有些强人所难了。中国文化发达甚早, 为了维系千差万别的广大地域的统一, 巧妙运用文言分离的功能,极其重视文字的功效, 与之相关的发明多而且重要。中国古代典籍号称汗牛充栋、浩如烟海,从世界范围看, 此言不虚。法国汉学家葛兰言当年即因为治上古社会史缺少材料而转向中国。可是与晚近比较, 古代史的资料显得相当有限。四库全书共收书3500 余种, 存目6800 余种, 禁毁书约3100 余种, 合计也不过13000 余种。其中相当一部分为乾隆以前的清人著述(仅存目书即十居四五) 。至于清代的著述, 《清史稿·艺文志》和武作成编述《清史稿

文档评论(0)

ustt00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