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县畲坑传统墟市经济与地方社会_36679.doc

梅县畲坑传统墟市经济与地方社会_36679.doc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梅县畲坑传统墟市经济与地方社会_36679

梅县畲坑传统墟市经济与地方社会 肖文评 畲坑,以曾为畲族的聚居地而得名,是明清以来粤东地区著名的墟市,韩江上游梅江的重要商业码头。宋明以来为梅县、兴宁、五华、丰顺四县地区的货物集散地,也是闽、粤、赣连结潮汕地区的交通要道,是梅县南部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传统墟市经济对传统宗族、族群关系、生计、习俗、民间信仰、教育等产生过深远影响。笔者于2000年5月、8月,2001 一、畲坑人文概况 地理概况 当代的畲江,古称蛇坑,俗称畲坑,因古代是畲族的主要聚居地而得名。地处粤东梅县西南部,梅江上游,距梅城40公里,东部与本县的径义乡和丰顺县的丰良镇毗邻;西南与兴宁县的下堡乡、水口镇、新墟镇相连;北部与本县的水车镇接境。 全镇总面积99.9平方公里,地势东西高,中间低,丘陵山地与河谷盆地交错,境内除三板嶂、大面岭较高外,其余均为丘陵山区。较大的河流有五条,韩江上游梅江主要干流经兴宁布头坝和境内的凤凰山流入,把全镇分为东西两片。沿河两岸的土地为冲积土坝地,河东为墩坝,河西为畲坑坝,土质比较肥沃,是全镇粮食和经济作物主产区。,382亩,占总面积的74.3%,耕地面积21,906亩(其中水旱田16,458亩),占总面积的14.6%,农村人均耕地0.69亩。 2、 居民概况 大量的出土文物表明,早在4000年前后的新石器晚期,就有人类在此居住劳动、繁衍生息了。元明以前,畲江是畲族主要的聚居地。历宋末元初和元末战乱浩劫后,畲族等不见记载。明清以来,由闽西、粤东不断有姓氏迁入畲坑定居,人口日增。至1993年,全镇有51姓,总户数7,672户,总人口34,376人,其中农业人口31,644人。 历史沿革 南齐年间(479—502)置程乡县(即今梅县)后,畲坑属程乡县。唐宋时期,县以下行政区划称乡里,程乡县分为六乡,畲江未独立建制,属程乡县万安乡。元代,改乡、里为都图,畲江地属梅州万安都。明代县以下政区改设厢都制,厢都下为图、里,每图编户十里,畲江地属程乡县万安都二图。 清康熙年间,程乡县属行政区划分36堡,今畲江地设畲坑、榄潭、柴黄三堡,堡以下设甲、约。畲坑堡属辖官铺、陈(澄)洞、松林、中坑四约,辖境包括今红星、官铺、新化、太湖、中坑、彰三、彰坑、双龙、松林九个管理区;榄潭堡辖双螺畲、双螺坑、杉里、莲塘排、和尚坑、咸和六甲,辖境包括今双螺、杉里、咸和三个管理区;柴黄堡辖熊公、印山、冈(江)头、双下、黄昏(芬)五约, 辖境包括今成山、上墩、莲江、双溪、松棚、公和六个管理区。 民国初年,畲坑三堡行政区划沿用清代的堡、甲、约制。民国二十年(1931年),梅县贯彻广东省实施的“地方自治”令,县以下行政区划由堡改为区乡。时全县划为14区,原畲坑三堡改设第九区,辖一镇(畲坑)22乡:宋坑、流鸡、汀乐、龙口、曾店、荷合、琛马、上中坑、下中坑、染蕉、岗和、杉里、黄芬、墩坝、成梅、印山、莲向、江头、双下、双坪、双螺。民国二十六年,缩编区乡,撤销第九区,设畲坑、柴榄乡,仍属梅县第二区,畲坑乡下辖15保、198甲;柴榄乡下辖15保、108甲。民国三十七年,县以下行政区划又进行缩编,畲坑、柴榄合并设立畲坑乡,直属县辖。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称畲江区。1953年合并于梅南区,不久复名畲江区。1956年实行撤区并乡后分设畲东乡和畲西乡。1958年取销乡的建制,成立畲江人民公社。1965年析出径义、赤岭、叶田、双坪四个大队及兴宁县属的叶华(叶畲)大队,不久置径义公社。1983年恢复畲江区,1987年改称畲镇,下辖红星、官铺、新化、太湖、中坑、彰三、彰坑、双龙、松林、双螺、杉里、咸和、成山、上墩、莲江、双溪、松棚、公和18个管理区、263个村民委员会和一个墟镇居民委员会。 经济概况 畲江是以生产粮食为主的综合性农业区。以前由于水利设施差,农业技术落后,生产处于落后状态。解放前夕,全镇约有17,000亩水田,年总产稻谷约2,450吨,平均亩产(单造计)约125公斤。农村中大多数贫苦农民“捡起禾篮无米煮”,过着“粟薯糠菜半年粮”的生活,靠帮人挑担、做工度日。 建国前,畲江地方工业仅有一些小型电厂、铁木器修理、食品、糕点、酿酒、制革、缝衣、染布等手工作坊,规模不大,影响较小。 二、宗族的迁居与发展 1、宗姓迁居、发展概况 畲坑各村聚族而居,姓氏甚为复杂,共有51个姓氏。除太湖洋刘姓于元代迁来外,其它都是明、清、民国时期迁来,其中明代迁来者约30%。多是从福建永定、上杭迁程乡松源蓝源畲,再迁程乡畲坑(蛇坑)。(详后) 畲坑墟市周围,以申、罗、赖、郭四姓人口较多,乡村中则以刘、李、杨、叶人口最多。其余咸和村卜姓,和顺坑徐姓,横岗岭与杉里林姓,双罗坑宋姓,义和楼、甲溪与熊屋坳的熊姓,莲塘、坪顶古姓,江头、虾公潭、墟尾下陈姓,黄塘肚、吴官塘、杨梅坑和禾

文档评论(0)

ustt00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