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水稻高产创建示范品种简介_47334.doc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水稻高产创建示范品种简介 宜香1979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6026    选育单位:宜宾市农业科学院(原宜宾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四川)    亲本来源:宜香1A×宜恢1979    1.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上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54.1天,比对照汕优63迟熟1.3天。株型紧凑,长势繁茂,后期转色好,每亩有效穗数17.3万穗,株高122.9厘米,穗长26.2厘米,每穗总粒数173.4粒,结实率79.1%,千粒重26.9克。抗性:稻瘟病平均5.7级,最高9级,抗性频率21.4%,对低温和高温的忍耐力较强。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5.2%,长宽比2.7,垩白粒率39%,垩白度5.5%,胶稠度65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4.8%。米质优,香味浓,食味佳。 2.产量表现:2004年参加长江上游中籼迟熟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02.65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5.09%(达极显著水平);2005年续试,平均亩产602.44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8.45%(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02.55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6.75%。2005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86.00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15.21%。 3.栽培技术要点:(1)育秧:根据各地中籼生产季节适时播种,一般可与汕优63同期播种,每亩秧田播种量10公斤,采用地膜覆盖保温,培育壮秧。移栽:栽插方式以宽窄行为宜,每亩栽插1.2万~1.5万穴、基本苗10万苗左右。肥水管理:大田以有机肥为主,氮、磷、钾配合施用,每亩施纯氮10公斤,氮、磷、钾比例为1:0.5:0.5;重施基肥,早施追肥,后期不可脱水过早。病虫防治:注意及时防治稻瘟病、纹枯病、螟虫、稻飞虱等病虫害。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熟期适中,产量高,高感稻瘟病,米质一般。适宜在云南、贵州、重庆的中低海拔籼稻区(武陵山区除外)、四川平坝丘陵稻区、陕西南部稻区的稻瘟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审定编号:国审稻2004021 选育单位:四川省宜宾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宜香1A×宜恢2292审定情况:2004年国家、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年四川省、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6年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中下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36.3天,比对照汕优63迟熟3.1天。株高120.7厘米,株型适中,剑叶直立,长势繁茂,熟期转色较好。每亩有效穗数17.6万穗,穗长26.1厘米,每穗总粒数138.2粒,结实率76.2%,千粒重29.9克。抗性:稻瘟病7级,白叶枯病5级,褐飞虱5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47.7%,长宽比3.2,垩白率22%,垩白度2.7%,胶稠度73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5.5%。 产量表现2002年参加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高产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70.89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2.96%(极显著);2003年续试,平均亩产504.55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2.61%(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35.35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2.79%。2003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75.83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0.84%。 栽培技术要点培育壮秧:根据当地种植习惯与汕优63同期播种,每亩秧田播种量10公斤,秧龄25-35天移栽:中等肥力田栽插规格为3013.3厘米或(46.7+20)16.7厘米,每穴栽2粒谷苗肥水管理:亩施底肥有机肥500公斤,尿素7.5公斤,磷肥40公斤,钾肥7.5公斤移栽返青后施用保蘖肥尿素4公斤,抽穗前15-20天左右,亩施穗粒肥尿素3公斤,钾肥5公斤,确保后期不缺肥水浆管理要求前期浅水管理,中期够穗苗晒田,后期湿润管理到成熟防治病虫:注意防治稻瘟病和白叶枯病。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熟期略迟,产量较高,感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米质较优。适宜在福建、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浙江、江苏的长江流域(武陵山区除外)以及河南南部稻瘟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原名:宜香优1577)品种审定编号:国审稻2003052 ?选育单位:四川省宜宾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宜香1A×宜恢1577 省级审定情况:2002年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3年四川、浙江、贵州、云南、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上游作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55.1天,比对照汕优63迟熟1.7天,中下游作中稻种植平均137.5天,比对照汕优63迟熟2.1天株高114.6厘米,株叶形态好,长势繁茂,叶姿挺直,分蘖力偏弱,成穗率较高,穗型较大,后期转色好。每亩有效穗数17.5万穗,穗长25.2厘米,每穗总粒数

文档评论(0)

ustt00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