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江南古镇_30222
江南六大古镇 鸿儒学士的摇篮——乌镇 中国第一水乡——周庄 吴根越角人家 ——西塘 桑蚕吐出的富镇——南浔 东方小威尼斯 ——同里 神兽降落的地方——甪直 烟雨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夜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 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白居易——《忆江南》 * * 古镇之美源于水 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江南古镇所处的太湖流域平原地区,土壤肥沃,亚热带季风性气候,降水丰沛,热量条件最优越。农作物以粮食作物稻麦为主,经济作物棉花、油料次之,蔬菜品种繁多。油料作物以油菜为主,分布很广;稻麦一年两熟,双季稻的生长期在160天左右。阳春三月,江南古镇弥漫在麦苗青菜花黄的迷人景色中。 湖泊纵横的江南水乡,水多、气湿、土肥,为农桑渔牧创造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隋唐乃至更早的时候,这里就成为中国主要农业生产区域。据举世闻名的和睦度遗址考古发现,在7000年以前,这里就开始人工栽培稻谷,比以往被誉为世界最古老的稻谷还早数百年,是中国到做文化的发源地。与此证明:长江下游以南地区,曾经得益于优越的自然条件,创造了比黄河流域新石器时半坡文化还要早的河姆渡文化,长江流域也是中华民族远古文明的摇篮。 独特的人类聚居地: 江南水乡地区7000年前就有人类居住繁衍,创造了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11世纪,这里就是中国最富庶的地区之一,当时流传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宋王朝的南迁(公元1127年),使江南成为中国的经济中心,江南水乡城镇凭借发达的水网体系所带来的交通优势,成为江南地区经济与文化的活跃点。 江南水乡古镇是中国人类发展史上独特的人类聚居地。它与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和丽江古城不同,它是一种介于城市与乡村之间的热泪聚居地,是由于经济因素发展起来的,并且在一定地域内形成了完善的网络体系,这在中国长期的封建统治的社会中是非常罕见的。但是,江南古镇与列入或尚未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独特人类聚居地又是相同的,她那以“水”为中心的独特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同样地充分反映了热泪历史上一种独特的生存体验,同样的充分反映了人类在生活艺术、建筑艺术等方面的伟大成就,同样完整的保存了历史的信息并延续着传统生活。 经济作用突出的社会形态 江南水乡城镇的形成与发展,与其它地域城市相比,更多的受到了经济因素的作用。江南水乡的农家在耕种的同时养蚕和纺织,由于蚕桑和棉花的经营比稻作物的收益多,进入15世纪以后,江南地区的经济作物栽培与加工的商品化经营日益明显的压倒了传统的农耕经济,于是市镇在江南水乡涌现出来。大量的中小城镇由密如蛛网的河流水稻相互贯通,形成了平均距离约1公里左右水乡经济网路体系,改变了传统零散分布的市场格局。这些市镇各有分工,互补有无,如周庄和同里以大米和粮油为主,而南浔和乌镇以蚕丝为主。古镇的小商品生产者逐渐转化为资本家和雇佣劳动者,出现了资本主义的雇佣关系,加速了江南地区经济的发展。 由于经济作用突出,江南水乡城镇的社会形态不同于封建统治时期的中国其他城镇。江南水乡以消费为其主要特征,水乡居民崇尚自然,与世无争,经营着一种安逸、舒适、精致的生活氛围。同时亦农亦贾,重商思想兴起,改变了中国社会“工商皆末”的思想意识。商人在城镇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形成中国历史上一种独特的社会现象。 人与自然和谐的居住环境 江南水乡古镇在其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中,创造了以“水”为中心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古镇因水成街,因水成市,因水成镇。古镇的布局因循河道形态的不同,呈现出不同的形态特征:有单道河流形成额城镇;由“十”字形河流形成的星型城镇,如南浔镇;由网状河流形成的团形城镇,如周庄镇、同里镇。 古镇内,水街相依,水巷和街市是人们组织生活的主要脉络。水巷是水上交通的要道,是城镇与四邻农村,城市联系的纽带,是货物运输的主要通道;街道是江南水乡富庶和繁盛的表现,是步行的交通体系。街市的尺度适应步行的 需要,显得狭窄而随意,两侧店铺摆放的商品常常延伸到街道上,行人在商品中穿行,整个街道热闹又祥和。水路舟行,陆路步行,桥梁与河阜是水陆的交汇点,是货物集散交易的地方,是古镇中最为活跃的场所。 江南水乡古建筑的布局和风格,是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和积极作用的完美结合。建筑的布局随意精练,造型轻巧简洁,轮廓优美,色彩淡雅宜人。由于经营的需要,房屋尽量建造在沿河沿街,筑成下店上宅,前店后宅、前店后坊的及商业、居住、生产为一体的建筑形式。古镇建筑刻意亲水,临水造屋,有水墙门、水桥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武汉市汉铁高中2013届高三晚训政治试题20_52206.doc
- 武汉市汉铁高中2013届高三晚训政治试题6_52207.doc
- 武汉市物业管理综合信息系统物业服务企业资质变更操作指南--区局_52223.doc
- 武汉市社会保障卡问答_52219.ppt
- 武汉市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纲要_52238.doc
- 武汉市部分学校2015年九年级3月联考英语试题及答案_52187.doc
- 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13_52189.doc
- 武汉市情_52217.doc
- 武汉市道路交通问题及研究对策 立足于武汉市现状道路交通条件_52197.doc
- 武汉市雄楚大道噪声24小时连续监测的实验报告_52225.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