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地名文化研究_30251.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江苏地名文化研究_30251

江苏地名文化研究 江苏,得名于清江宁府和苏州府二府之首字,简称“苏”。 江苏在春秋时期,分属吴、鲁、宋等国,战国时为楚、越、齐国的一部分。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分属东海、泗水、会稽等郡。 西汉时分属徐州刺史部和扬州刺史部。 三国时,苏南属吴,苏北归魏。 唐朝由河南道、淮南道和江南道。 宋代属京东路、江南东路、两浙路。 元朝时,苏北属河南行省,苏南属江浙行省。 明朝,置应天府、镇江府、常州府、苏州府、扬州府、淮安府等,直隶南京。 清朝初年为江南省的一部分。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分江南省为江苏、安徽二省。 江苏省辖淮安府、扬州府、徐州府、江宁府、苏州府、常州府、镇江府、松江府、通州、海州、太仓州。其范围大致与现在相同,省的体制一直延续到民国以后。 1949年6月2日,江苏全境解放,分设苏南、苏北两个行政公署和南京市人民政府。 1953年1月,两署一市合并,成立江苏省人民?政?府。 一.得名于历史上行政区的名称 1.徐州市 历史上的古“九州”之一,其地理范围是“海、岱及淮惟徐州”。徐州的涵义来自于文化习俗,“其气宽舒,秉性安徐,故曰徐舒也”。 历史上尧帝封颛顼的后代钱铿于大彭山,取名为大彭氏国,钱铿亦称彭祖。 春秋为宋国彭城邑,秦代设立彭城县,属于泗水郡,楚汉战争项羽彭城定都,称西楚霸王。 汉初,为楚国辖地。汉武帝时,建立徐州刺史部,治所在郯。 东汉建安三年(公元198年),曹操将徐州刺史部治所迁于彭城,彭城始称徐州。 隋唐期间,州、郡名称多次互易。 1265年,并彭城县入徐州,1348年升为徐州路。 明代为徐州(直隶州),1733年(雍正十一年)升为徐州府。 1912年废州改县,称铜山县,先后属徐海道和铜山行政都察区。 1945年设立徐州市,从此市、县分置。 1948年12月解放,为山东省省辖市。 1953年1月回归江苏省,为省辖市。 1983年实行市辖县体制,原徐州地区各县归徐州市管辖。 徐州地势险要,“岗峦环合,汴泗交流,北控齐鲁,南扼濠泗,东襟江淮,西通梁宋,自昔为要害之地”,可谓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苏轼就认为:“徐州为南北襟要,京都诸郡安危所寄也。昔项羽入关,既烧咸阳,而东归则都彭城,夫以羽之雄略,舍咸阳而取彭城,而彭城之险固形胜便足以得志于诸侯可知矣”。 徐州交通便利,为铁路枢纽。1911年津浦铁路通车;1915年西陇海铁路通车,1925年东陇海铁路通车。 2.扬州市 历史上的古“九州”之一,《尚书.禹贡》记载其地理范围是:“淮海惟扬州”,扬州的涵义来自于自然地理状况,“州界多水,水扬波”。 春秋吴王夫差为北上伐齐争霸中原,开邗沟、筑邗城,为扬州建城之始。 战国楚设立广陵邑,秦置广陵县,属九江郡,汉代为吴国、江都国、广陵国、广陵郡所在地。 三国为魏、吴间隙,郡县不设。东晋,恢复广陵县。 隋文帝开皇九年(公元589年),于广陵设立扬州总管府并,始称扬州。 唐代为扬州大都督府,元升为扬州路。 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称扬州府。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废扬州府设立江都县,先后属淮扬道和江都行政都察区。 1949年解放后,析城区设扬州市,为苏北行署所在地,1953年属扬州专区。 1983年升为省辖市,实行市辖县体制。 1996年所辖泰州、泰兴、姜堰、兴化、靖江划出,另外设立省辖泰州市,形成现辖范围。 3.苏州市 苏州建城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公元前514年,吴王阖闾始建苏州城,并作为吴国的都城。 秦统一后,设立吴县,成为会稽郡的治所。汉代为吴郡的治所,三国属于孙吴。 东晋、南北朝先后称吴郡和吴州。 公元589年,隋文帝废郡改州,始称苏州,得名于城西南的姑苏山,苏州亦称之“姑苏”。 宋代易名为平江府,元代称平江路,属于江浙行省。 明初称苏州府,直隶南京,清代苏州为江苏巡抚所在地。 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废苏州府设吴县,先后属苏常道和无锡行政都察区。 1949年解放后,析城区建立苏州市。 1953年成为江苏省省辖市。 1983年实行市辖县体制,形成现辖范围。 4.南京市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元年(1368年)五月即皇帝位于应天府,八月欲搞两京制,宣布以应天为南京,以北宋故都开封为北京。 朱元璋还颁布设立南北两京的诏书,其曰:“朕观中原土壤,四方朝贡,道里适均,其以金陵为南京,大梁为北京, 朕也春秋往来巡狩,播告尔民,使知朕意”。这为南京得名之始。 1378年,朱元璋罢北京,改南京为京师,成为明朝首都。 1421年,朱棣迁都北平,改为北京,并恢复南京(南直隶)的名称。 历史上成都、开封、燕京、商丘等许多地方在历史上都称过南京,而金陵称南京为最迟。 “南京”一名,在文学作品中首先见于南朝萧子显,他在诗中写道:“崇岳基洞宇,盘岭跨南京”。 唐高宗李治于上元三年(公元676年),应明崇严的请求

文档评论(0)

ustt00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