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泗泾_47967

我们的家——泗泾 泗泾古镇 泗泾镇位于松江区东北部。东临九亭镇,西接佘山镇,北与青浦赵巷接壤,南与新桥镇、洞泾镇接壤。全镇东西长约1.5公里,南北宽约0.5公里,总面积约0.75平方公里,其中水面积约占12.6%。因通波塘、外波泾、洞泾、张泾4条河流汇集于泗泾塘,故名。    1950年建泗泾镇,1958年改为公社,1984年复建镇。1997年,面积24.2平方千米,人口2.2万,辖张施、小长、叶家、横塘桥、新南、赵非泾、打铁桥、横港、祥泽、青松、廿八娄、古楼、双娄13个村委会和张泾、中东、中西、西安、河南、江川路6个居委会。2004年辖张泾、中西、江川路3个居委;张施、小长、新南、横塘桥、赵非泾、打铁桥、横港、祥泽、青松、古楼、叶家、双溇12个村。 泗泾公园   泗泾公园由上海市园林局、松江区人民政府、泗泾镇人民政府共同出资建设。于1999年9月28日落成开园。公园位于泗泾镇江川中路,地处热闹的中心地段,是一座供广大游客娱乐、休闲、健身的免费公园。公园占地面积共83亩,内有瀑布跌水、石桥倒影、假山、凉亭;种有各种花草树木,水生花卉。园内空气新鲜,环境优美,是广大游客休闲、娱乐、修身养性的好场所,也是全镇居民锻炼及开展各项文化活动的理想地方。 安方塔   相传泗泾的武安桥(西市桥)、福连桥(中市桥)、普度桥(东市桥)和东田寺的宝塔,是泗泾的“三弓一箭”,民谣有“三弓一箭安一方”的美誉。安方塔高35.18米,直径12.45米,每边长5.42米,呈七层八角楼阁式宝塔。整座塔为钢筋混凝土和木质相结合。在塔的顶端第七层供奉着释迦牟尼佛,意在于宝一方平安。 福连桥 ??? 建于明代万历年间(1573~1620年)。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重修。道光十年(1830年)又重修。座落在泗泾镇中市,横跨泗泾河,故名中市桥。为圆3孔石拱古桥。桥身原有高标6.9米,宽4米,全长35米,共有62个台阶,大拱呈半圆形,宽6米,大拱的两旁各有一个小拱,宽4米。 ??? 解放前夕,桥北堍遭到国民党反动派的破坏,桥身残损。1986年8月,在原址上重新拆建,仍系3拱石桥。北孔已填平为陆,作为下塘街的通道,主孔宽度为6米,梁底高标为6.9米,南孔4米,桥身全长35米,桥面宽度为5米,南面石阶31步,北面石阶29步,为我区仅存的3座大型占石桥之一。 武安桥 俗称西新桥。始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清雍正元年(1723年)由里人汪之润、戴有麟等重修。原址在镇的西市梢。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由本镇曹仁甫经力、移建于原关帝庙南端。造桥经费由各户摊派。 曹在造桥过程中,减发桥工工资,偷工减料,大发横财。 ??? 1973年因市政建设需要,拆除石拱桥,改建为3曲拱桁架钢筋混凝土结构公路大桥,取名为工农兵大桥。 普渡桥 ?? 俗称东市桥,原系3孔石拱桥,位于本镇东市梢,跨泗泾塘两岸。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1573~1620年)。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重修。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毁于战火。清光绪六年(1880年)重建。 ??? 1956年扩建七泗公路时,将石拱桥拆除,改建为钢筋水泥公路桥。现名为沪松公路十号桥。 广利粽子 在泗泾镇上,“广利粽子”家喻户晓,它曾由镇上延寿斋店经销,店主周广利(实际上由其妻子操作),创设于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广利粽子在松沪一带一直销路很好,上世纪20年代初,上海徐家汇孝友里口及南京东路浙江路口土产公司都设有代销处。    说到广利粽子,镇民都十分自豪,说是外面“著名”粽子再多,也只    爱吃本地粽子。缘何?原来广利粽子的确有些独特:呈长方形,用丝草紧紧结扎,每只都重1两,有骨头粽和肉粽两种;粽内肉也特别,有红白两条,一肥一瘦,因而吃起来不生硬,酥松香气浓郁;煮粽子的汤是“老汁汤”,不时加水但不换汤……现在广利粽子的传人已不在,但粽子配方和手艺却传了下来,泗泾镇上王佩华的广利粽子店,已成为众人眼中的一块招牌。而且另一家“张小妹粽子”也不容忽视,两家竞争相当激烈,记者采访时,两家店主还忙不迭“推销”自家粽子。当地居民说,其实口味差不多,说不清哪个正宗。 谢谢观赏 * *

文档评论(0)

ustt00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