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和都市平民文学(讲义)_34217.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老舍和都市平民文学(讲义)_34217

课题:老舍和都市平民文学(讲义) 七 年级 阅读与写作班 第 讲 教学设计:杨思怡 审核:黄琼 教学目标: 了解老舍的生平概况、创作过程和艺术成就(参考PPT部分) 粗略接触老舍都市平民文学的相关知识 教学内容: 我是文艺界中的一名小卒,十几年来日日操练在书桌上与小凳之间,笔是枪,把热血洒在纸上。可以自傲的地方,只是我的勤苦;小卒心中没有大将的韬略,可是小卒该做的一切,我确是做到了。以前如是,现在如是,希望将来也如是。在我入墓的那一天,我愿有人赠给我一块短碑,上刻:文艺界尽责的小卒,睡在这里。 ——老舍.墓志铭 一、生平概况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生于北京,满族正红旗人。老舍出生于一个贫民家庭。父亲是一名满族的护军,阵亡在八国联军攻打北京城的炮火中。母亲也是旗人.靠替人洗衣裳做活计维持一家人的生活。1918年夏天,他以优秀的成绩由北京师范学校毕业,被派到北京第十七小学去当校长。1924年夏应聘到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当中文讲师。在英期间阅读了大量英文作品,并开始文学创作。 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是第一部作品,由1926年7月起在《小说月报》杂志连载,立刻震动文坛。 1926年加入文学研究会。以后陆续发表了长篇小说《赵子曰》和《二马》。奠定了老舍作为新文学开拓者之一的地位。 1930年老舍回国后,先后在齐鲁大学和山东大学任教授。这个时期创作了《猫城记》、《离婚》、《骆驼样子》等长篇小说,《月牙儿》、《我这一辈子》等中篇小说,《微神》等短篇小说。抗日战争爆发后南下赴汉口和重庆。 1938年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他被选为理事兼总务部主任,主持文协日常工作。在创作上,以抗战救国为主题,写了各种形式的文艺作品。 1944年开始,创作近百万字的长篇巨著《四世同堂》。 1946年应邀赴美国讲学1年,期满后旅居美国从事创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应召回国,曾担任全国文联和全国作协副主席兼北京文联主席及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常委等职。参加政治、社会、文化和对外友好交流等活动,注意对青年文学工作者的培养和辅导,曾因创作优秀话剧《龙须沟》而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 “文化大革命”初期因被迫害而弃世。 二、创作阶段 1、英国时期(1924—1929)探索国民劣根性: 《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 2、山东时期(1930—1936)走向成熟 从1930年到抗战爆发,创作的黄金时期。一系列代表作:《大明湖》《猫城记》《离婚》《骆驼祥子》等六部长篇小说,中篇小说《断魂枪》《新时代的悲剧》等。 3、抗战后到建国前(1937—1949) 主要有长篇《火葬》《四世同堂》《鼓书艺人》。中篇《我这一辈子》,中短篇小说集《火车集》《贫血集》《东海巴山集》《微神集》,并有话剧近十部、通俗文艺集《四三集》、长诗《剑北篇》等。 4、解放以后(1950—1966) 创作重心转向戏剧.《龙须沟》《茶馆》等。1951年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 三、艺术成就 (一)创造了庞大的北京市民生活景观 北京市井风俗的“百科全书”、“清明上河图”。老舍在风俗人情中探索市民文化精神,反省市民性格,寻求新市民文化的方向。 (二)塑造了一系列丰满的市民形象。 1、老派市民:“老中国的儿女” 。体现了老舍一种思想的矛盾和情感的忧伤。 代表人物:老马先生(《二马》) 张大哥(《离婚》) 祁老人(《四世同堂》) 沙子龙(《断魂枪》) 2、新派市民:中西方文化劣根性的产物 (1)洋派青年; 张天真(《离婚》) (2)恶少型的洋奴: 冠晓荷、祁瑞丰(《四世同堂》) 3、城市贫民形象:对黑暗社会现实的揭露 城市贫民形象,集中体现了他与下层人民深刻的精神联系。 代表人物:祥子(《骆驼祥子》) 少女“我”(《月牙儿》) 三、小说艺术:京味与幽默 老舍是京味小说的开拓者,“京味小说”的源头是北京文化。老舍笔下的市民世界最能体现北京文化的人文景观,有人称老舍为“北京市民社会的表现者与批评者”(赵园)。 语言与文化风俗上的京味 1)语言上 老舍提炼精粹,于俗白中求精工,真正“烧”出了白话的香味:响脆晓畅,俗不伤雅的京味语言。 无论叙述语言还是人物语言,都极富北京特色:通俗、生动。 2)文化风俗上 北京文化特征:官样。包括讲究体面、排场、气派,追求精巧的“生活艺术”;讲究礼仪,生活态度懒散,苟安,廉和,温厚等。 这里既充满了对北京文化所蕴含的特有高雅、舒展、含蓄、精致的美的不由自主的欣赏、陶醉,以及因这种美的丧失毁灭而生的感伤、悲哀,同时也对这种“文化过熟”导致的柔弱

文档评论(0)

ustt00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