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单元复习执信中学都昌其_45374.ppt

  1. 1、本文档共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请结合具体诗句,尤其是关键词语,分析本诗所表现的杜甫诗的沉郁顿挫的风格。(4分) 前三联“一别”“长驱”点题,抒写了深痛忧愤之情;“衰”“老”相呼应,写自己的飘零憔悴,悲凉沉郁。“思家”“念弟”表现了怀念亲人的无限情思,突出了题意的“恨别”。最后一联以充满希望的诗句作结,感情由悲凉转为欢快,显示了诗人胸怀的广阔。[也可从环境、自己、亲人、国家等方面来分析](顿挫:迭荡起伏) 风格:关于诗人词人的语言风格,可参考教材《唐诗简介》《宋词简介》 常见诗人词人语言风格介绍如下:   陶渊明的平淡自然,王维的清新空灵,王昌龄的雄健高昂,高适的悲壮苍凉,李白的清新飘逸,杜甫的沉郁顿挫,白居易的通俗易懂, “韩孟诗派”的奇崛险怪,杜牧的清健俊赏,李商隐的朦胧隐晦,柳咏的婉约,苏轼的豪放,李清照的缠绵悱恻,陆游的悲壮爱国。 补充:关于“互文”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主人下马客在船。 将军白发征夫泪。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雨后双禽来占竹,深秋一蝶下寻花。 习题4、阅读下面唐诗,完成①~②题。(6分) 落日怅望 马戴 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 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 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 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 1、本诗以“落日怅望”为题,从全诗内容看,作者惆怅的原因是什么?(2分) A客中久滞、思乡情切; B年华渐老、感时伤世。(2’,每点1分) 2、请从语言、表达技巧方面任选一个角度,写一段50字左右的鉴赏文字。4’ A.作者见景生情,由“孤云”“归鸟”的疾速飞去,想到自己的久滞不归;由夕阳落山,想到自己华年老去。联想自然,抒情真切感人。 B.对比,云、鸟行去之快与自己留滞之久形成对比,表达对家乡的深深的思念。 C.比兴,首联、颈联既兴且比,“孤云”“归鸟”既引起乡情,又是自比;由夕阳出年老,又是以夕阳自喻。表现了自己离家的孤寂与老去的伤感。 D.炼字遣词形象传神,“孤云”“归鸟”、“微阳”“秋山”营造出了秋日傍晚的萧瑟与清冷,寄托着作者的伤感之情。“烧”字的使用,使静中有动;“远”字又写出了意境的空阔,增强了对孤寂之情的表现。 E.“不敢照”的心理描写,是对自己衰老的感伤。其实,诗人何尝不知自己容颜见老,但一见一生悲,又增怅闷耳。 F.情景分写,层次鲜明。一、三句景,二、四句情,相间写来,诗情就被分成两步递进:先是落日时云去鸟飞的景象色起乡“念”,继而是夕阳下山回光返照的情景唤起迟暮之“惊”。有曲达其意之妙。 补充:关于诗歌中的心理描写 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突出对自己容颜衰老的感伤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突出对家人的担忧思念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习题5、阅读下面一首唐诗,解题 早梅 齐已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注]齐已,唐代诗人。早年曾热衷于功名仕进,然科举失利,不为他人所赏识,时有怀才不遇之慨。 1、首联的意思 是 ,诗人运用了 (辞格)和 的手法,以“万木冻欲折” (手法)梅花“孤根暖独回”的性格。(2分) 答:时值隆冬,万木在苦寒中冻得简直要摧干折枝了,而植根于冻土中的梅花却犹如获得了回春的暖意,悄然生长、开花 对偶、对比 衬托 衬托 2、颈联中“一枝开”是本诗的点睛之笔。据说原诗的第二联为“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读后说:“‘数枝’非‘早’也,未若‘一枝’佳。”齐已深为佩服,便将“数枝”改为“一枝”,并称郑谷为“一字师”。试简要谈谈“数枝”改为“一枝”的好处。(2分) 答案:梅花开于百花之前,这是“早”,而“一枝”又开于众梅之前,则更显其“早”。用“数枝”则不能显其早。一枝独放也写出梅的孤傲和自信。 3、尾联语义,意有寄托。请加以赏析。(2分)  双关 明年应时而发,在望春台上独占鳌头。 关于角度: 角度:观察角度:立足点、着眼点。 写作角度:正面、侧面;直接、间接;虚写、实写;动写、静写。 感受角度:触觉、视觉、听觉、味觉、嗅觉 习题6、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以下问题: 望江南??????李煜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

文档评论(0)

ustt00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