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丹东市2011届高三期末质量检测_35129.doc

辽宁省丹东市2011届高三期末质量检测_35129.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辽宁省丹东市2011届高三期末质量检测_35129

2011届丹东市高三期末质量检测 语 文 本试卷由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组成 其中第Ⅰ卷第三、四题为选考题,其他题为必考题 总分150分 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说“韵” 金开诚 ①“韵”最初的含义大约是指声调的和谐。蔡邕《琴赋》中的“繁弦既抑,雅韵乃扬”,陆机《演连珠》中的“赴曲之音,洪细入韵”,用的便是这个意思。 ②声调的和谐经过人的“通感”首先向两个方面蔓延生发。一个方面是指人的神情、气派、风度上的和谐得体,这一般被称为神韵、风韵。但神情、气派、风度这几个词,一般说来是中性的,无褒贬之意。而神韵、风韵一般指神情、气派、风度中已经含有了某种和谐之美。另一个方面是在文学艺术中蔓延,这一般被称为气韵。如南齐谢赫在《古画品录·序》中将“气韵生动”列为“绘画六法”之首。 ③不过,以上所谓的形容人的和谐用神韵、风韵,形容文学艺术的和谐用“气韵”,只是就一般而言,实际上两者混用的情况也并不罕见。 ④“韵”的含义既已蔓延到形容人与艺术,就势必还要扩散到各种事情上去。“风流韵事”即其显例,而其事则必须和谐才能称为“韵”。如东晋永和九年,王羲之等人在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就是风流韵事,有“墨皇”《兰亭集序》为证。倘若这帮人喝醉了酒争吵起来,乃至大打出手,那就既不“风流”也非“韵事”了。唐代元稹写传奇小说《会真记》。写的不算“风流韵事”,因为“始乱终弃”这件事并不和谐;等到《会真记》演变成元代王实甫的《西厢记》时,作品所写的就是风流韵事了。因为那事情虽有波折,终趋和谐。和谐之美是“韵”的核心含义,这是不能有太大变化的。 ⑤“韵”虽以和谐为核心,但这和谐却还有两个重要的特征。 ⑥第一个特征从谢赫所强调的“气韵生动”就可以看出,和谐还须是动态的,具有外在的或内在的生动性。比如说时装店里使用的木制模型,套上时装不能说它不和谐,但却没有气韵;而活的时装模特儿的表演却变静态为动态,具有外在的生动性,那就或多或少有些气韵了。犹如断臂的维纳斯雕像之类,那是不穿时装也有气韵的,因为它具有内在的生动性。“韵”所指的和谐要结合生动这个特征是势所必然的,因为它首先出于声调,而声调则是流动变化的;蔓延到人,则人的神情、气派、风度也只有在活动中才能表现得充分;又蔓延到文学艺术,自然更要求生动传神。静态的书法、绘画尚且要求只有形象生动,才谈得上气韵,更何况动态的电影与电视剧等。一部电影或电视剧倘若毫无气韵,那便是劣作。 ⑦第二个特征是“韵”的和谐还要使人玩味不尽,所以又生发了“韵味”这个词。在京剧行家看来,唱得有没有韵味,乃是最为重要的评价标准。照理说,一个演员唱戏,只要音色不怪异,又不荒腔走板,自然已达到和谐有“韵”的标准;但,事实上“韵”之外还要再加上“味”,就是说这种和谐还必须能引发审美中的联想与想象,这样才会有使人玩味不尽的魅力。只有有了“味”,才能使“韵”这个审美标准更加富有中国特色。因为“韵”所指的和谐已经是传统的中庸思想的一种表现了;如果再加上“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味”,那就又涉及有无相生、虚实相成的阴阳统一了。 ⑧总之,对“韵”的追求,不但深深扎根于传统文化,而且也为传统文化宝库带来了相当客观的创造性成果。有关“韵”的创作经验和思想经验是很值得借鉴的,它能使中国人的生活与创作多一点风姿韵致,少一点不文明。 (选自《艺术欣赏之旅》,有删改) 1.下列关于“韵”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韵”原本应该指声调的和谐,后来通过人的各种感觉行为和艺术活动进一步蔓延 到各种事情,这些符合“韵”的标准的事情都含有和谐之美。 B.和谐之美虽然是“韵”的核心,但在此之外还要“气韵生动”和有“韵味”,这样 才能使“韵”这个审美标准更符合中国特色。 C.“韵”在人的神情、气派上体现为神韵、风韵,一般无褒贬之分;它在文学艺术中 表现为气韵。而实际上却常常存在混用的现象。 D.作者列举《兰亭集序》和《会真记》的例子是为了说明“韵”一要和谐,二要有 能流传后世的作品作为证明。 2.下列关于“气韵生动”和“韵味”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气韵生动”是从外在或内在的生动性上提出的要求,无论在动态还是静态上都要 求生动形象,才谈得上“气韵”。 B.“韵味”指文艺作品还要能引发审美中的联想与想象,产生“言有尽而意无穷”的 效果,具有使人玩味不尽的魅力。 C.静态的书法和绘画也可以“气韵生动”,而动态的电影和电视剧若毫无气韵,便是 劣作。这说明衡量艺术作品是否有气韵的关键不是表面的动与静,而是是否生动 形象。 D.“韵”的和谐既体现了中国传统的中庸思想,也体现了中国传统审美思想中的有无相生和虚实

文档评论(0)

ustt00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