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州市北镇市高级中学_31865.ppt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锦州市北镇市高级中学_31865

一、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 教材将该内容编排在人教版化学教材必修Ⅱ第二章第二节,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本节教学内容是电化学中的重点内容,为学习选修“化学反应原理”奠定必要的基础。尤其是对前面金属的有关性质和用途、电解质溶液、氧化还原反应本质、能量守恒原理等教学内容的丰富和延伸,同时,本课教学过程中实验现象的观察、实验探究、分析、归纳、总结,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实验能力很好的素材。 学生在第一章中已了解了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键断裂和新键生成,反应中必然伴随能量的变化,其中第一节是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而第二节是化学能与电能相互转化。教材编排是完全符合人的认知过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识目标 ①使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构成条件,初步形成原电池概念。 ②能够正确判断正、负极,并掌握判断依据, ③使学生简单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④能够书写简单的电极反应式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2)能力目标 通过动手实验——观察现象——分析问题——总结归纳 培养学生实验能力、思维创造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①创设情景激发学生主动思考、提出问题——科学探究——分析问题——设计实验 ——再次探究——分析总结得出结论——上升为理性认识。 ②学生通过本节的学习,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初步养成科学探究的能力。 ③能对自己探究原电池概念及形成条件的学习过程进行计划、反思、评价和调控,提高自主学习化学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学生通过探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奥秘,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热情,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与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 ②赞赏化学科学对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关注能源问题,逐步形成正确的能源观。 ③本节课要树立学生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构成条件 难点: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教法与学法 依据化学学科特点——以实验为基础,以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为教学任务采用开放式实验探究法探究原电池的形成条件,教学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亲自动手实验完成实验报告并总结归纳形成理论从中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感受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 再结合创设问题情景层层深入设置问题引导发现式、问题探讨法、分析推理法,再借助多媒体动画演示理解工作原理。 教学过程 1、课前准备 ①教师准备:实验器材 锌片2个,铜片2个,碳棒2个、稀硫酸适量、乙醇、硫酸铜溶液、果汁、导线若干、小烧杯或小塑料电解槽、电流表、小灯泡一个、蒸馏水、废液缸、洗瓶。 ②学生准备:想要做的水果:香蕉、桔子、苹果、西红柿、梨等 让学生自备水果可以激发学生对本课学习的强烈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此趋使下能够积极投身探究学习中。 教学过程 上课:创设情境导入——生活场景“南方大雪灾”断电,人民生活生产处于停滞状态,可见电能对人们来说非常重要。由此可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电是从哪儿来的?怎么来的?学生可以利用已知知识提出多种发电方式,这时展示我国2007年发电总量构成图,得出我国以火力发电为主,再利用教材中火力发电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分析能量转化关系。通过分析讨论火力发电的利与弊培养学生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从弊端能源面临枯竭引导学生要建立开发新能源的意识,煤的燃烧能产生CO2 SO2 CO等污染环境,培养学生树立环保意识。从能源利用率和转化率的角度提出新的能源转化方式:从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进而导入新课。 教学过程 学生动手实验 ①锌片直接插入稀硫酸中 ②铜片插入稀硫酸中 ③将铜片和锌片并列插入稀硫酸中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观察现象能力,要求学生分析反应的实质是( Zn + 2H+=Zn+H2↑)反应类型是(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有电子转移 ) 并标出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目的是为写出电池总反应作铺垫。 此时再给出新的实验: ④将铜片和锌片用导线连接再插入稀硫酸中 从实验④中学生会发现奇怪的现象:Cu片上也产生了气泡,带着疑问学生自主讨论分析以下问题: 产生什么气体?气体是怎么生成的?为什么会这样? 这样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经过讨论得出:是H2,2H++2e-=H2↑,电子经导线流向Cu,H+在Cu表面得e-生成了H2。 教师再设置问题引导学生继续思考:用什么方法能证明电子在导线上流动? 学生利用手中的器材设计实验,这样做既可以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又可以培养思考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 通过导线连接电流计或小灯泡发现有电流通过进而证明电子沿导线发生了定向移动。教师再设置问题分析能量是如何转化?学生总结出原电池的概念——这是一个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教学过程 接下来再引导学生分析Cu片和Zn片上发生的反应: 锌片: Zn-2e-=Zn2+ (氧化反应)

文档评论(0)

ustt00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