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诗与菊文化_48897.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陶渊明诗与菊文化_48897

陶渊明诗与菊文化 学生姓名:王静 学号:20057021047 院系: 中文系 专业:汉语言文学 指导老师:章宗文 职称:讲师 摘要:中国的菊文化由来已久,并随着时代的推进而逐渐有了越来越丰富饿内涵。在菊文化发展过程中,陶渊明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人物,他诗中的菊花意象,更是丰富和提高了菊花的美感。陶渊明是中国士大夫精神上的一个归宿,为中国的士大夫提供了一种崭新的生活模式,一种理想的人格范型。他爱菊,“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他悠然自得生活的写照,在他的诗中,菊是他反复吟咏的对象,菊成了他的化身,成了中国文学里象征着高情远致的优美意象。 关键词; 菊花; 仕隐; 菊诗 Abstract :Tao Yuan-ming is the spirit of the Chinese literati,a destination for the Chinese scholar-officials to provide a new way of living and an ideal type of person. He Ai-ju,Picking chrysanthemums under Dongli nanshan leisurely see is his laid-back portrayal of life,where ju is the object of his repeated chant,he became the embodiment of chrysanthemum has become a symbol of Chinese literature to the high feelings is far image.Chrysanthemum culture for a long time to form,when we look at the culture of Chinese chrysanthemum development,at the Tao Yuan-ming to a kind of high.Ju Chinese people love to be reflected here. Key words:Chrysanthemum ; Shi implicit ; Ju Poetry 前言 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菊从最初的药用花卉,到深受文人雅士喜爱的观赏花卉,其文化意蕴逐渐显现。特别是在对菊的吟咏、赞叹之中,历代文人常借菊抒怀,,,,,, 一、中国菊文化的发展  (一)菊花与诗人 菊作为一种多年生的草本花卉,,,,,,,,,,,,,,,:“何斯草之特伟,,:“不履苦而渝操,,,:“属魏晋之际,,(((而陶渊明就处在这样一个晋宋易代之际,,,,,(((在归隐田园的生活中,,,,:“酒能祛百虑,,,,,,,,,,:“秋菊有佳色,,:“采菊东篱下,,:“‘采菊东篱下,,,,(((虽然陶渊明以菊入诗的只有6首,,,,,,, (二)菊诗 菊作为一种诗歌意象,:“朝饮木兰之坠露兮,:“春兰兮秋菊,,,,,,,,,,,,,,,,,,,,(其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钟嵘《诗品》),,(王十朋《菊》);“爱花千古说渊明,(高翥《菊花》);“可怜陶靖节,(党怀英《西湖晚菊》);“柴桑人去已千年”(元好问《野菊庄主闲闲公命作》)(((等等。特别是在宋代,随着陶渊明地位渐渐提高,对于菊的描述也成为了当时文人认为的风流向慕。“有宋一代,,(((因此可以说,,,:“荷尽已无擎雨盖,:“菊花如志士,陆游《晚菊》,, 二、陶渊明的坎坷人生? (一)归隐 魏晋时代是一个政权更替频繁、动荡不安的时代。魏晋知识分子崇尚老庄,高谈玄理逃避现实,他们钟情于自然,寄情于山水。陶渊明以其平淡自然质朴的风格开辟了诗歌题材的新领域,他对自然的追求和理解走在了时代的前列。其实,让后世惊羡不已的许多作品均产生于归隐之后,可以说,归隐将他推向了文学的殿堂,成就了他的艺术人生。而陶渊明归隐的原因和动机也是后人迷惑、探求的,到底上什么原因让他舍弃来自不易的彭泽令,而去过清贫的生活呢? ?? 《归去来兮辞》是陶渊明辞官时所作,以示其归隐决心的。正文前的序言交代弃官的原因,因“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为维持生计而出任彭泽令,不久“眷然有归欤之情”。“质性自然,非矫励所得。饥冻虽切,违以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原拟庄稼成熟再“敛裳宵逝”,后因“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其实,陶渊明归隐田园,是在现实沉浮中权衡利弊后的无奈只举,黄彻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其乐田亩,乃卷怀不得已耳”。(《碧溪诗话》卷八)。他的归隐是社会、阶级、思想潮流等诸多因素共同的结果。真正纯净的灵

文档评论(0)

ustt00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