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常见的护理案例分析
护士在临床工作中扮演的角色 护理工作的性质 规章制度,护士工作的行为准则 案例一:患儿王某,女,2个月,因“毛细支气管炎”收入院,遵医嘱给予微波治疗,护士在操作前进行“三查七对”并调节好参数(功率5W),患儿由其母及其姑姑看护,治疗后不久,患儿出现哭闹,护士未予以重视,约1分钟后患儿哭闹加剧,遂见其背部皮肤发红,可见水疱,面积2cm×1cm(同时发现微波治疗仪功率增高至80W),立即给予治疗,并暴露创面,请外科及皮肤科会诊,创面给予碘伏纱布局部包扎,抗生素治疗。经过7天认真细致的治疗护理,患儿痊愈出院。给患儿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家属对此意见极大,经护士诚恳的道歉和相应的善后处理,家属的怒气渐消。 . 评析: ㈠事件发生原因 1.护士“三查七对”执行不力。护理工作制度规定在服药、注射、处置时必须严格执行“三查七对”、“一注意”,该患儿在治疗开始后出现哭闹且家长提出疑问,护士未及时进行查对和观察,微波治疗仪功率增高导致患儿背部烫伤。 2.护士风险意识不强,管理不完善。微波治疗引起的烫伤已有前车之鉴,患儿出现哭闹后,护士未予重视,侥幸地以为患儿因其他不适引起,缺乏风险意识。 3.健康宣教不到位。在治疗前,护士未向家长强调治疗中不得自行调节治疗仪的各种参数。 . ㈡如何避免与防范 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认真调节和核对微波治疗仪的功率。 2.有预见性地评估患者治疗中的危险因素。做任何操作的第一步都是“评估”,评估充分、到位,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够防患于未然;小于6个月婴儿行微波治疗时,易出现安全隐患,应将危险警示标注在醒目位置。 3.治疗前,护士应向患者行健康宣教,告知治疗的目的、注意事项,并强调治疗中不得自行调节治疗仪的各种参数,否则会出现不良后果。 4.定期对微波治疗仪进行维护保养,确保其正常的工作状态。 . ㈢应该这样做 1.使用微波治疗仪过程中,应确认仪器的性能和运行状态良好,密切观察照射局部组织的状况。 2.认真查对婴幼儿微波治疗医嘱,核查治疗功率的准确性。 3.重视患儿的反应和家属的主诉,及时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对患儿实施保护性隔离,请外科及皮肤科会诊,给予碘伏纱布局部包扎。 5.态度诚恳,真心道歉,取得谅解。 护理操作,务必精益求精 案例二:患者王某,男,78岁,诊断:右股骨头坏死,拟行全髋置换术。李护士(工作半年)于术前用双腔气囊尿管为其导尿,见尿后插入2cm,向气囊腔注水10ml并固定。手术过程中无尿液引出,检查发现气囊位于尿道前列腺部,致后尿道损伤尿道口流血。 . 评析: (一)事件发生原因 1.护士专业知识欠缺,技术水平差。工作时间短、经验少的低年资护士,是发生差错与缺陷的高危人群。 2.未区分尿管类型,生搬硬套操作规程。传统的普通尿管插入后见尿再插入2cm,双腔气囊导尿管插入后见尿再插入7-10cm,李护士插管深度过浅,过早向气囊注水,致后尿道损伤。 3.受定势思维影响,缺乏评判性思考。在操作时,李护士根本未思考普通尿管与气囊尿管的差别,是导致事件发生的重要原因。 . (二)如何避免与防范 1.加强护士专业技能培训,不断提高护士的操作技术水平。对低年资护士进行专科培训,使她们尽快熟悉工作环境和工作流程,并掌握专科护理技术。 2.培养新进护士的评判性思维和职业道德,使其养成在工作中不断反思的习惯。 3.加强护士新知识、新技术、新理论的学习和培训,鼓励护士通过自学考试或其他形式进行继续教育。 . (三)应该这样做 1.对于新技术的临床应用,新护士应该在高年资护士的指导下完成。 2.采取双腔气囊导尿管为患者导尿时,应该见尿后再插入7-10cm。 3.事件发生后,采取积极有效的补救措施,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尽量减少由于事件造成的不良后果。 4.态度诚恳、真心向患者道歉,以取得其谅解。 责任心,为患者撑起医疗安全保护伞 案例三:患者贺某,男,78岁,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肺间质纤维化。医嘱:甲氨蝶呤7.5mgQW口服,护士小赵在药瓶上粘贴药物用法的标签后,便将整瓶药交给家属,嘱其让患者自行服药。12天后,患者出现口腔粘膜溃疡并出血,主管医师查看患者时询问了口服药情况,发现是护士交代患者每晚服用甲氨蝶呤,医师当即指示立即停药,但此时患者各项血细胞均严重下降,考虑为骨髓抑制,积极予以升白细胞、血小板、止血、加强抗感染等治疗,并实施保护性隔离和加强护理。患者血细胞继续下降,出血情况进一步加重,医院成立抢救小组,并请院内外专家会诊,积极救治,5天后患者因抢救无效死亡,引发医疗纠纷。 . 评析: (一)事件发生原因 1.护士缺乏责任心,工作中粗心大意,基础理论知识差,误将“QW”看成“QN”,致患者超时超量服用了有骨髓抑制副作用的甲氨蝶呤,导致患者出血、抵抗力下降而死亡 2.护士未严格执行用药的有关制度。护士应该亲自按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