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八章 配位化合物-4
* 第四节配合物的类型 第八章 配位化合物 无机化学多媒体电子教案 配合物的类型 第四节 8-4-1 配合物的类型 8-4-1 配合物的类型 主要有:简单配合物 螯合物 多核配合物 羰合物 原子簇状化合物 同多酸及杂多酸型配合物 大环配合物 夹心配合物 简单配合物 简单配合物 由单齿配体与中心离子直接配位形成的配合物 [Cu(NH3)4]SO4、[Ag(NH3)2]Cl、 K4[Fe(CN)6]、(NH4)3[Cr(NCS)6]、 [PtCl2(NH3)2]、[CrCl2(H2O)4]Cl、 [Co(NH3)5(H2O)]Cl3 如 螯合物 螯合物 由多齿配体与中心离子结合而成的具有环状结构的配合物 如 H2 H2 N N H2C CH2 Cu H2C CH2 N N H2 H2 2+ [Cu(en)2]2+ 乙二胺为双齿配 体,与Cu2+形成 两个五原子环。 配位数4 螯合物 由多齿配体与中心离子结合而成的具有环状结构的配合物 如 2- [Ca(edta)]2- CO O CH2 CO-CH2 O N CH2 Ca CH2 O N CO-CH2 CH2 O CO 乙二胺四乙酸有 六个配位原子, 与Ca2+形成五个五原子环。 配位数6 螯合物 螯合剂——形成螯合物的配合剂 一般为含有O、S、N、P 等配位原子的有机化合物。配位原子之间要间隔两个或三个其它原子。 H4edta (CH2N)2(CH2COOH)4 乙二胺四乙酸 pn H2NCH2CH2CH2NH2 丙二胺 Hacac CH3COCH2COCH3 乙酰丙酮 en NH2CH2CH2NH2 乙二胺 缩写 化学式 螯合剂 特性——特殊的稳定性 5.50×108 [Ni(NH3)4]2+ 2.1×1018 [Ni(en)2]2+ 1.29×105 [Co(NH3)4]2+ 6.6×1013 [Co(en)2]2+ 2.88×109 [Zn(NH3)4]2+ 6.8×1010 [Zn(en)2]2+ 2.09×1013 [Cu(NH3)4]2+ 1.0×1020 [Cu(en)2]2+ Kf 一般配合物 Kf 螯合物 螯合物 螯合物比非螯配合物稳定 特性——特殊的稳定性 螯合物 螯合物稳定性 螯环的大小——一般五原子环 或六原子环 最稳定 螯环的多少——一个配体与中 心离子形成的 螯环数越多, 越稳定 特性——具有特征颜色 螯合物 如 在弱碱性条件下,丁二酮肟与Ni2+形成 鲜红色的螯合物沉淀,用来鉴定Ni2+ 多核配合物 多核配合物 两个或两个以上中心原子结合所形成的配合物 如 5+ H O (H3N)5Cr Cr(NH3)5 O2 (NH3)4Co Co(NH3)4 N H2 4+ 多核配合物 多核配合物 多核配合物 多核配合物 羰合物 羰合物(羰基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五章工艺规程设计-工艺尺寸链计算12-05-18.ppt
- 第五章四杆机构.ppt
- 第五章数学复习课.ppt
- 第五章呼吸运动的调节.ppt
- 第五章民事诉讼基本原则.ppt
- 第五章_模具的常规加工方法.ppt
- 第五章水下焊接.ppt
- 第五章对流换热分析_传热学.ppt
- 第五章流体动力学基础.ppt
- 第五章物质结构与性质第3讲 微粒间作用力与物质的性质.doc
- 第18讲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docx
- 第15讲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docx
- 第13课时 中东 欧洲西部.doc
- 第17讲 第16 课三国鼎立.docx
- 第17讲 第16课 三国鼎立 带解析.docx
- 2024_2025年新教材高中历史课时检测9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
- 2024_2025学年高二数学下学期期末备考试卷文含解析.docx
- 山西版2024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第5课时企业与劳动者教案.docx
- 第16讲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带解析.docx
-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