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自动控制原理04(拉氏变换)
拉普拉斯变换(Laplace变换) 拉普拉斯变换 拉普拉斯变换的基本性质 拉普拉斯逆变换 拉普拉斯变换的应用 设函数 当 有意义,而且积分 二、一些常用函数的拉普拉斯变换 周期函数的拉普拉斯变换 1 利用拉普拉斯变换表和性质求拉普拉斯逆变换 * * §2-1动态微分方程式的编写 ③机械运动系统 例:弹簧---质量---阻尼系统 输入外力 输出位移 阻尼系数,与运动方向相反 §2-2非线性数学模型的线性化 §2-2 非线性数学模型的线性化 1. 概念 对于非本质非线性系统或环节,假设系统工作过程中,其变量的变化偏离稳态工作点增量很小,各变量在工作点处具有一阶连续偏导数,于是可将非线性函数(数模)在工作点的某一邻域展开成泰勒级数,忽略高次(二次以上)项,便可得到关于各变量近似线性关系,我们称这一过程为非线性系统(数模)的线性化。 2. 数学描述 设系统的输入为x(t),输出为y(t), 且满足y(t)=f(x),其中f(x)为非线性函数。 设t=t0时,x=x0,y=y0为系统的稳定工作点(x0,y0), §2-2非线性数学模型的线性化 §2-2非线性数学模型的线性化 当|x-xo|很小时,忽略其二阶以上各项,得: 在该稳定工作点处将f(x)泰勒展开为: 即: 也即: 是 线性化模型 例:将上例流体运动非线性方程线性化如: 可将非线性特性 在 处线性化 §2-2非线性数学模型的线性化 即有: 去掉 即为线性化方程。 不难看出线性化方程与工作点有关,工作点不同,方程就不同。 代入原方程得: §2-2非线性数学模型的线性化 自动控制系统的典型输入信号 §3-1控制系统的暂态响应分析 一、典型输入信号 为了对系统性能进行分析、比较,给出了几种典型输入信号 ① 阶跃输入 定义如下 0 t A xr A=1时称为单位阶跃信号 对于恒值系统,相当于给定值突然变化或者突然变化的扰动量;对于随动系统,相当于加一突变的给定位置信号。 §3-1控制系统的暂态响应分析 ② 斜坡(匀速)输入 A 0 t xr(t) 相当于随动系统加入一按恒速变化的位置信号,该恒速度为A。 §3-1控制系统的暂态响应分析 ③抛物线(匀加速)输入 xr(t) 0 t 相当于随动系统加入一按恒加速度变化的位置信号,该恒加速度为A。 §3-1控制系统的暂态响应分析 ④脉冲函数 当A=1,ε ∞时 称为单位脉冲函数δ(t) ,其面积为1 δ(t) ε t 0 ε 1 ⑤正弦函数 用正弦函数作输入信号,可以求得系统对不同频率的正弦输入函数的稳态响应,由此可以间接判断系统的性能。 在数学中,为了把较复杂的运算转化为较简单的运算,常常采用一种变换手段,所谓积分变换,就是通过积分运算把一个函数变成另一个函数的变换。积分变换包括拉普拉斯(Laplace)变换和傅立叶(Fourier)变换。这里只研究Laplace变换,讨论他的定义、性质及其应用。 在 所确定的某一域内收敛,则由此积分所确定的函数可写为 ( 是一个复参量) 称上式为函数 的拉普拉斯变换式 ? 叫做 的拉氏变换,象函数. 叫做 的拉氏逆变换,象原函数, 一、拉普拉斯变换的概念 = ? 例2 求单位阶跃函数 的拉氏变换 解 ? 例1 求单位脉冲函数 的拉氏变换 解 ? 例3 求函数 的拉氏变换 解 ? 例4 求单位斜坡函数 的拉氏变换 解 ? 例5正弦函数 是周期为 当 在一个周期上连续或分段连续时,则有 这是求周期函数拉氏变换公式 的周期函数,即 可以证明:若 ? (1)线性性质 三 拉氏变换的几个重要定理 (2)微分定理 (3)积分定理 (4)实位移定理 (5)复位移定理 (6)初值定理 (7)终值定理 (终值确实存在时) ? 《自动控制原理》国家精品课程 浙江工业大学自动化研究所 * 应用拉氏变换的终值定理求 注意拉氏变换终值定理的适用条件: 事实上: 的极点均处在复平面的左半边。 不满足终值定理的条件。 四 拉氏反变换 (1)反演公式 (2)查表法(分解部分分式法) 例1 已知 ,求 解. 一些常用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