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血栓检测意义
血栓性疾病实验室检测的临床意义 ;一、血栓性疾病诱发指标;(一)蛋白C(Proein C) ;1、是什么?;蛋白C的结构; PC是体内重要的抗凝蛋白,其主要功能是通过水解活化的因子Ⅴ(FⅤa)和活化的因子Ⅷ(FⅧa)而下调凝血级联。
PC在血浆中以无活性的酶原形式存在,当其的重链氨基端上一个小肽被切下时,就变成有活性的丝氨酸蛋白酶——活化的蛋白C(APC)。这一活化作用是凝血酶在钙离子存在下与磷脂表面的凝血酶调节蛋白所构成的复合物对PC催化作用而达到的。; 蛋白质C激活后,在磷脂和Ca2+(钙正二价离子)存在时,灭活FⅤa、FⅧa;阻碍FⅩa与血小板上的磷脂结合,削弱FⅩa对凝血酶原的激活作用;刺激纤溶酶原激活物释放,增强纤溶酶活性,促进纤维蛋白溶解 。;;蛋白C的活化;活化的蛋白C的功能;3、临床意义 ;获得性蛋白C缺乏症; 随机选择的静???血栓栓塞病例中,PC缺陷症的发病率为2%-5%,但在年龄较低的患者群中,发生率较高,达标10%-15%,PC缺陷症患者的静脉血栓的相对风险增加 10-15倍。获得性或杂合子的PC缺陷症在普通人群中有较高的发生率,据文献报道,发生率为1/500,但多数PC缺陷症需要有其他的辅因子缺陷(如蛋白S)或风险因素同时存在时,才会导致血栓形成。新生儿重度PC缺陷症的发生率约为1/500000~1/700000。;临床表现:
90%以上表现为静脉血栓,发病部位以下肢DVT与肺栓塞常见;浅表性血栓性静脉炎、肠系膜静脉及脑静脉血栓也较多见,少数患者可出现动脉血栓形成。
50%的患者有血栓形成的家族史,80%患者的首次血栓形成的发病年龄在45岁以前。;(1)静脉血栓 PC缺陷时多见静脉血栓形成,如下肢深部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浅表静脉血栓性静脉炎等,约有20%患者发生动脉血栓或心肌梗死。当合并手术、创伤、妊娠、分娩或口服抗凝药时可诱发血栓形成。;(2)口服抗凝药与皮肤出血性坏死:
服用华法令常会引起蛋白C缺陷患者发生皮肤出血性坏死。其原因是PC的半寿期(8h)短于其他维生素K依赖的凝血因子(FⅡ、FⅦ、FⅨ、FⅩ)(20h),在用药初期,首先降低的是PC,而此时其他凝血因子含量尚未受到药物的影响,从而产生高凝状态,引发了微血管内的血栓形成,造成出血性皮肤坏死。;(3)杂合子的PC缺陷:
蛋白C活性低于正常人的50%,2%~5%的血栓患者有蛋白C缺陷,年轻的再发生血栓患者中,蛋白C缺陷发生率约为5%~8%。50%的遗传性蛋白C缺乏症患者可再发生血栓形成,包括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浅表性血栓静脉炎、肺栓塞。第1次血栓栓塞时约有半数患者发生于30岁以前,80%的患者发病于40岁以前。蛋白C缺陷也可使DIC发生风险增加,如脓毒症。遗传性蛋白C缺陷常不会发生自发性血栓栓塞,但可由其他因素引发,包括妊娠、外科手术、口服避孕药等。儿童期,血栓栓塞常发生于扁桃体手术后。;(4)肝病 蛋白C活性降低与急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相关,肝炎时可降低60%,肝硬化降低30%。临床症状改善后,蛋白C活性升高。
(5)DIC 蛋白C活性显著降低,提示微循环中凝血酶活性增强。;4、检测原理;(二)游离蛋白S(FPS);1、是什么?; 人类蛋白S基因位于第3号然染色体上,是由肝细胞合成的依赖维生素K的蛋白质。在血浆中的含量,男性高于女性10%~15%。;2、有什么用?;3、临床意义; (1)获得性PS缺乏症:
促使C4B增加,降低FPS的原因:妊娠、口服避孕药、糖尿病、炎症、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病、吸烟等;
促使PS降低的疾病:早产儿、维生素K缺乏、香豆素类药物治疗、乳腺癌化疗、肝病等;
PS与细胞结合增多的疾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等。
(2)遗传性PS缺乏症; 家族性蛋白S 缺陷是一种遗传性的静脉血栓性疾病,存在于2%~4%的血栓患者中和0.03%~0.13%普通人群中。杂合子蛋白S 缺陷可使血栓疾病罹患风险增加50%~100%。如未进行治疗,则会发生广泛的微血管血栓。如果蛋白S 缺陷的患者合并其他基因缺陷或血栓形成倾向,则血栓疾病发生的风险会显著增加。; 有一些因素会导致血浆蛋白S 浓度降低,例如妊娠和口服避孕药,都可以降低血浆蛋白S 的水平。在妊娠阶段,血浆总蛋白S 和游离蛋白S 水平降低,甚至接近于遗传性蛋白S 缺陷患者的水平。此外,由于蛋白S 也是维生素K 依赖蛋白,所以血浆蛋白S 水平在口服抗凝药期间降低。; 获得性蛋白S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英文版我和狗狗的十个约定.ppt
- 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7(单元十二十三).ppt
- 药品不良反应共享.ppt
- 药物分析 第06章胺类药物的分析2009.ppt
- 荧光显示细胞器和细胞凋亡.ppt
- 药物2液液萃取.ppt
- 英译汉常用技巧之词义的选择和引申.ppt
- 药物安全性评价-局部给药毒性试验谭.ppt
- 药物代谢与CYP450酶.pptx
- 药物的代谢_生物药剂学.ppt
- 案例详解数据表p 5538f9f1 ahu.pdf
- 章政策结多项选择题宏观济学chtb.pdf
- 联机教程建议先看一下.pdf
- 安康市汉滨区电缆线路整治查修工程.pdf
- 文稿教程说明mtz0 xx swahili ab initio paper 1 sl markscheme.pdf
- 免疫分析法质量要求.pdf
- review questions of the circulatory system循环系统复习题.pdf
- sfc上影城百联滨江店.pptx
- sigma-sml共7 aldrich安全数据表.pdf
- 学习draw conclusions 2 process activity得出结论过程.pdf
文档评论(0)